第五十七章 拜师蔡邕(1/2)
征得蔡邕的同意,丁消就哼了一小段《十面埋伏》。
这下子,蔡邕再也无法淡定了,一把就握住丁消的双手,激动的问道,“此曲可有名字和曲谱?!”
“此曲名叫《十面埋伏》,是晚辈感怀项羽被围垓下所做,可惜晚辈不懂音律,只是在闲暇时随便哼一下而已。”
丁消幽幽一叹,随即请求道,“晚辈正想请教蔡公,若蔡公有闲暇的话,可否帮晚辈将此曲谱出来?”
“我现在就有闲暇!”蔡邕急道,“要不你再哼一遍,老夫即刻就帮你记谱。”
“来日方长,蔡公何必急于一时?”
丁消淡然一笑,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其实我最想请教的,乃是书法。不知蔡公可否收我为徒?”
丁消本是穿越而来,毛笔字写的很丑,每次给父亲传信都不好意思写信,只是让人传个口讯了事,而蔡邕最厉害的便是书法,他便起了拜师之心。
“当然可以!”
蔡邕大喜,丁消在他所熟悉的很多领域都有建树,很对他的胃口,所以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就答应下来。
“太好了!”
丁消同样喜形于色,蔡邕乃当世大儒,他一旦拜师,不仅可以学习书法,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士族圈,可谓一举两得!
“学生丁消拜见老师!”他连忙恭敬的拜道。
“好好,哈哈,你天赋极佳,为师必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蔡邕看着丁消,表情满意的大笑道。
“多谢老师!”
丁消再拜。
“好了,这师也拜了,那首《十面埋伏》,你现在可以再哼一遍了吧?”蔡邕急切道。
说着,他便命家仆送来纸笔,一脸希冀的看向了丁消。
“好吧。”
丁消无奈一笑,就一句一句哼了起来。
但事实上,他只会哼开头最经典的一小段而已,很快就已哼完,搞的蔡邕十分难受。
“不对啊,你这曲子应该还没结束呢,不,应该是刚刚开始才对,怎么能没了呢?”
“那没办法,我就记得这么多。”丁消苦笑。
“你再好好想想!这么结尾太潦草了,明明是刚起势才对……”
蔡邕说着,就命人取来他的“焦尾琴”,开始照谱弹奏起来。
焦尾琴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琴音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动容,纷纷侧耳倾听,不敢高语。
全场只有丁消敢于开口。
“蔡公,这两句应该稍快一点,对对,就这个速度!接下来这里,再慢半拍,很好,就这样……”
片刻之后,《十面埋伏》的开头部分,被蔡邕完美还原,琴声悠扬,而又铿锵有力,完美再现了这首中华名曲。
在场之人无不陶醉其中,感同身受。
“名琴配名曲,真是一种非凡的享受。”丁消不由暗叹。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悦耳的女声。
“父亲,这是何曲?太好听了!”
话音未落,蔡文姬的倩影便出现在了场中,看得出来,因为这首曲子,她目睹了董卓军残暴罪行的悲痛心情,也骤然好转了不少。
“琰儿回来了,快来见过你师兄。”
蔡邕心情大好的招呼道。
“师……兄?”
蔡琰环顾一圈,表情茫然的问道,“什么师兄?”
“就是丁消丁公子,为父刚刚认他做了徒弟。”蔡邕笑着介绍道。
“不会吧?”
蔡琰瞪大双眼,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丁消,“他?父亲为何要收他为徒?”
“哈哈,此曲正是丁消所作,你感觉如何?”蔡邕含笑问道。
“这……不可能吧?”
蔡琰再度打量了一下丁消,确认对方只有生境修为之后,表示很难理解,“生境修为便能在音律之上有此造诣?!”
“小师妹,其实我不懂音律,这个小曲只是我在闲暇时,随便哼出来的……多亏老师懂音律,才将它谱成了琴谱。”丁消谦虚道。
“哦?”
蔡琰目露奇芒,“不懂音律居然能作出如此悦耳的曲子,此等天赋,恐怕世上没几人能做到。”
“不止呢。”
蔡邕在旁笑道,“你师兄在数术和文章方面,也有一些建树。”
说到这,他便扭头吩咐丁消,“消儿,你师妹从小喜欢读书,尤其精通诗文,把你那篇《满江红》给你师妹读一下,让她好好学学。”
“那好吧。”
能够在大才女面前卖弄一番,丁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就把岳飞的《满江红》再度背诵了一遍,而且这一次,他的情绪更为饱满,背的格外悲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最后一句背完,再看蔡琰时,对方的眼中已经满是震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这真是你写的?”
“当然。”
丁消得意的扬了扬下巴,心中暗爽不已。
“难道这世间真有如此天赋之人?”蔡琰仍然有些不信。
按理说,丁消能写出此等文章,足够能为人师表,开门收徒了。
换句话说,丁消的修为,至少应该到达师境才对!
“呵呵,还不见过你师兄?”蔡邕在旁催促道。
“……是。”
犹豫了一下之后,蔡琰还是点头答应下来,随即对丁消施礼道,“蔡昭姬见过师兄。”
但马上,她就意识到了一丝不对。
“等等。”
但她没想到,在自己开口的同时,丁消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