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节 新兵一枚之接风的汤面(1/2)
工程第九营的驻地非常大,有的居然设在了约摸三百米的半山腰上,木房、帐篷和草棚在茂密的树丛中时隐时现,半山腰最边沿的营地已经笼罩在一片薄雾中,显得非常地富有诗情画意,但当新兵们走进营地时,他们的憧憬破灭了。
闷热不堪,如果说路上还有一点风,在营地里却是丝风没有,更恐怖的是,他见到的那些官兵们全部衣着严实,好几个都是脸上蒙着布,把自己给遮得差点象个蒙面大盗一般,。
穿着这么多,他们的身上都是湿漉漉的。
“快进来!”一个蒙着脸的士官叫做张晋的,带领他们进入了营部,那是一座搭好的大木屋,门口有厚厚的帘子遮挡,把整个门都给盖住,张士官掀开帘子招呼道:“快进来!”
丘逢吉嗅到了非常浓郁的艾草气味,他们一众补充新兵进入了木屋里,那个士官把脸巾除下,大大地喘了一口气。
见大家奇怪的神情,张士官解释道:“我们刚刚惹到一个大蚊巢,蚊子铺天盖地而来,把我们给打得落花流水,营里已经躺下近一百人了!”
听到的新兵们脸一下子唬白了,那个士官意识到自己说话太直接,干笑道:“只要象我这样防护就没事了。”
对,不挨虫咬,但身体湿透,发出一股酸馊臭味!
屋内非常宽敞,来多三倍新兵都可以容纳下来,在屋内的军人们倒不用象士官穿得那么严密,他们穿着短袖军服,屋内四角都放了一盆燃着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艾草气味就是从那里发出来,如此让屋内更加的闷热,尽管窗口是纱窗。
他们刚刚把行李放下来,一个军人从里屋里走出来。
“你接到他们了,干得好!”那个扛着二杠一星的中年军官说道,他脸色腊黄,看起来精神不是很好。
“这是我们的营长刘若杉中校,这些就是新兵了!”张士官说道,交给刘中校一份名单。
新兵们一起向他行礼,他还了一个礼,然后当场整队点名。
第一次应到,新兵们都精神抖擞,响亮地应到,让刘中校非常满意。
“带着孩子们去吃饭吧,回来我们就给他们分配去的地方!”刘中校指示道。
当新兵们离开营部时,听到了里面似乎传来了激烈的争执声----新兵到来,各连军官都抢着想要,自然就吵起来。
营里的食堂比营部还要大,外面显得十分气派,条凳、方桌井井有条,明显是部队手工打制的,很粗犷,相当结实,这是东南府军队特色,营区里最好的建筑物肯定是食堂!
在颜大少的眼里,一个优秀的军队后勤,是部队坚强的后盾,给予军人们充足的体力,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训练,为他卖命。
也不知道这位老大是怎么一个思想整出来,但不得不说,军队里许多官兵明明放假时可以出去吃饭,照样呆在营区食堂里解决吃饭问题。
东南府的军队是极为稳定、忠心的军队,甚少出现逃兵,更没有人造反,一些研究东南府军史的砖家们认为,东南府成功地收买了军人们的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战争部舍得花钱修部队食堂,更舍得在伙食上下工夫,伙食标准高且不算,每年各支部队还派出厨师上阵比试做菜水平,交流经验,提高做饭菜能力,军校里建立了专门培训军队厨师的专业。
还没到饭点,当天新兵们吃到的是现做的刀削面!
掌灶的士官施展绝活,他当场开刀,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势灵活无比,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几乎不间断的面叶落入滚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大家不由地鼓起掌来。
热腾腾的汤面盛到碗里,即浇上香喷喷的臊子,臊子做法不难,就是将肉切丁,加以各种调料有现摘的香野菜、韭菜花、绿豆芽、姜,葱,蒜,还有胡椒、花椒炒制而成,滴上几滴芝麻油,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香得不得了。
每人还有过水熟青菜一把,加上一个荷包蛋,营养充足。
吃得新兵们把脸埋进碗里,汤汤水水都给干完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碗接风的汤面!
内涵丰富,很贵!
肉在许多地方是奢侈的,很多人只有过年才能割上一点肉吃。
胡椒,这是香料,嘿嘿,一两香料换一两白银!
芝麻油,很多地方吃不起油,吃到猪油、菜油都不错了,芝麻油是地主老财的享受!
荷包蛋,崇祯年间的许多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绝对是真事,这里是每个军人一颗蛋,颜大少曾特别指示过“必须每人一个蒸鸡蛋或者纯煎鸡蛋,不做蛋炒菜”,他是防着万一有黑心的司务长克扣军人们的营养!
且不要忘记了,这里是相隔大陆万里之遥的东南亚!
刀削面是北方食谱,却在遥远的东南亚大显身手,有它的原因。
这里终年气候高热,你上午杀一头猪,用来做菜,吃不完的猪肉下午肯定臭掉!
放一个小时的猪肉已经产生异味,二个小时的猪肉完全不能吃了!
没有冰箱保存,而把猪肉做成臊子,由于有调料的保护,高温下依旧保质期长,把猪肉加工成臊子,封进坛里封实了,能够保存相对长一些时间,以致于在东南府驻东南亚部队里开始流行,且臊子的好处除了做面,还经常用于炒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