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圣旨(1/2)
谢凤英笑了笑,道:“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自己心里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就够了。”
初开始听到那位周大儒的话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是有几分并不好受的,但是渐渐的也想开了。
他本是秉着一番诚心与同窗前去拜访,希望能得他的指教一二。但他却也不知道从何处知道了他及他的身世,一开口就是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庶子就当以嫡子为尊,恭敬顺从嫡子。
又称他身为庶子,却为荣禄富贵谀奉嫡母冒做嫡子,是不正不直阿谀虚伪之辈,以后便是进入仕途,也如其父谢远樵一般,不过令官场又多一趋炎附势之辈,徒增官场之黑暗。
谢凤英不仅不认可他评价自己的那些话,就是他说自己父亲的那些他也是不赞同的。
父亲虽然有诸多缺点,也算不上耿直忠义之人,但是为官却从没有做过鱼肉百姓之事,他有些为政举措也造福了百姓。
他对他出言无状,他尚能忍受。但是身为人子,他却不能看他侮辱他的父亲而无动于衷。
卫仲卿道:“你能想开就好。”那位周大儒当着众人的面针对谢凤英的那些话,连他听着都十分不爽。
兄弟之间讲究的是兄友弟恭,讲究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哪有规定谁一定就要恭敬顺从谁的,庶弟应当要尊敬嫡兄,嫡兄也要尊重庶弟,这才是家族和睦兴家之兆。庶子又不是嫡子的仆从,怎能要求庶子一定要恭敬顺从嫡子。
且谢夫人没有嫡子,抱养姨娘生的儿子为子,这也是大户人家的通常做法,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指摘谢夫人或谢凤英的地方。
卫仲卿又道:“他如此针对于你,实在显得不正常,我回去后倒是去打听了一下。那位周大儒有位庶出的弟弟,与他不和。但是兄弟两人却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只是他为官的时候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在官场混不下去,愤而辞官做了隐士,他弟弟却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如今其族中多有以他弟弟为首之态。怕他是心中嫉妒他弟弟,所以才拿嫡庶借题发挥。”
姓周,谢凤英想了一下,问道:“他弟弟可是如今在广东海北任盐课提举的周炳周大人?”
卫仲卿道:“好像是他。”
谢凤英不由笑了笑,道:“那就难怪了,他与我爹爹是同窗好友,至今仍有深交,常有书信往来。”
盐课提举虽然只是从五品,但是掌管一方盐务,是实打实的肥缺,不知道多少人争着抢着要。父亲还与他说过,这位周大人做了十年的盐课提举,可不是因为他不能高升而是他不愿高升。且他能十年坐稳盐课提举的位置,至今没有挪动位置,可见其手段之伶俐圆滑,本事之大。
只是父亲称赞这位周大人的时候,他多有些不喜欢他们那种以利为先的为官之道。
傅双宜在一旁插嘴道:“这位周大儒行事也真是让人看不上眼,这般小肚鸡肠,难怪在官场混不下去。且你听他说话,酸溜溜的,什么徒增官场之黑暗,谁不知道圣上自登基以来近三十年,励精图治,惩治污吏,虽朝中仍有宵小之辈鱼目混珠,但大体上是政治清明的,说得倒好像朝中众位大人都是黑的,就他一个清白人似的。我看他在官场混不下去,实在太正常了。”
要她跟他是同僚,她也看不惯他要排挤他。
卫仲卿拿手敲了敲傅双宜的脑袋,笑着道:“难得你这傻白的脑袋瓜子,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且他现在倒是也有些看清白了,那位周大儒也未必如他表面上的那样无心官场。
真无心官场,跑在天子脚下做隐士?分明是想重回仕途,又想端着架子,所以弄出了一个大儒的名声,想让人来请他回去做官。只是圣上没理他,朝臣们也没理他,所以做隐士反倒做出了一身的涙气,没有半点隐士该有的淡泊之气。
凤卿在一旁听着他们谈论只是含笑,并没有说话。
另外一边,谢侧妃知道自己的娘家走水,差点烧了自己的侄儿,自然也派人上门过问。
来的人见过王氏之后,回去就向谢侧妃回话,道:“谢夫人让娘娘不必担心,说当时火势虽然起得严重了些,但三少爷并没有大碍,只是灼伤了手背。”
然后又将王氏告诉她的,谢府的小佛堂是怎么起的火,白桦如何帮吴姨娘传递消息,以及邓如意在这件事当中参与什么角色都说了。
谢侧妃听过后,点了点头,脸上平静的表示:“知道了。”
谢侧妃自然并没有表面上的这么平静,她与谢远樵是同母的兄妹,谢凤英是她的亲侄儿,她的这位兄长孩子虽然不少,但是儿子只活了两个,凤英更是被视为谢家下一代的希望。吴姨娘想害凤英,怎能让她不恼怒。
当年吴姨娘害了王氏嫡出的凤杰,她便觉得她该死。
后来王氏为了报复吴姨娘,又害了吴姨娘所出的凤灵和蕴玉,她心里觉得嫂子的行为过了些,凤灵和蕴玉毕竟也是她的侄儿侄女,她要是去对付吴姨娘,要杀要剐她都觉得无话可说,但不应该残害无辜的孩子来报复。
只是坏事是吴姨娘先起的头,她便是心里有些不满,怜悯她的丧子之痛,她也不好指责她什么。
凤灵之后,兄长膝下六七年都没有孩子出生,她心里为兄长着急怕兄长就此断了香火,却是无计可施也无可奈何。直到后面王氏这个嫂子终于松手,让凤英、凤明相继出生,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