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节 风波连连 1(3/5)
们就需要更高级的计算工具了。实际上,蒋纬国所在的这个计算机研制基地的主要目的倒不是为了火炮、坦克、飞机当常规武器,而是为了原子弹。研制原子弹需要的计算量要比火炮等常规武器高出好几个数量级,数据庞杂得堪称天文数字,没有计算机,研制工程会大大延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研制出原子弹,首先要研制出计算机{中德犹的原子弹工程已经在进行中,不可能等着计算机研制成功再开始,计算机的研制是原子弹工程的一个分支,计算机被研制成功后能极大地加快原子弹工程的进度}。蒋纬国自然高度重视这个科研项目,为此,他投入了足足五百万美元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蒋纬国很有钱,但他还是入不敷出,因为需要他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比如研制原子弹,起码要扔进去20亿美元,万幸的是,他把犹太人拉了进来,犹太人又有头脑又有钞票,极大地减轻了蒋纬国的负担。对于中德犹三方联合研制原子弹,希特勒本来“颇为不快”甚至“有些恼怒”,蒋纬国让他“放犹太人一条生路”还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蒋纬国让犹太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内独立建国、完成复国,希特勒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蒋纬国把犹太人拉进中德联合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希特勒真的“忍无可忍”了,在他看来,让犹太人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就已经是对犹太人大发慈悲了,怎么能让犹太人以后跟德国、中国一起拥有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犹太人以后岂不是要跟德国人、中国人平起平坐了?尽管希特勒跟蒋纬国私人关系极度亲密,但他真的无法接受蒋纬国此举,不过,他最终还是被蒋纬国的苦口婆心给说服了,蒋纬国是这样说的:“尊敬的元首,研制原子弹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大批的科学精英,只靠德国和中国进行这项工程,取得成功是必然的,但我们可能在时间上比不过美英了,如果美英抢在我们前面研制出原子弹,我们就完了,必须要把犹太人拉进来,一来给我们节约资金、增强科研实力,二来可以加快我们的进度,获得时间上的优势。恳请元首您从大局角度出发,认可我的做法。”
中德犹三方联合研制原子弹,人力方面,犹太人比例最大,德国人其次,中国人最少,财力方面,犹太人还是比例最大,德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多,物力方面则是中国占据最大比例,因为基地就在中国境内,需要的资源、材料、电力等物力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提供的。实际上,中国在此项工程中受益极大,德犹的科研水平大大地超过中国,大批中国的年轻的科学家们因为参加该工程而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科研能力上突飞猛进,产生上百名世界一流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除此之外,犹太人的加盟给蒋纬国省了一大笔钱,让蒋纬国只掏了几个亿,否则他起码掏十亿以上美元{犹太人掏了十多个亿,希特勒掏了五六亿,蒋纬国掏了四五亿}。
蒋纬国来到中德犹三方联合研制计算机基地进行视察是拉着萧爻一起来的,除了公事,他其实还有点私事,因为萧爻的未婚妻万源就在这里工作。主持这项工程的是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全才约翰·冯·诺依曼,他是一位犹太人,以前居住在匈牙利,匈牙利跟德国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关系,他以前的经历就可想而知了,但现在,他已经是以色列公民,并且他跟几乎所有的犹太人一样,都对中国、对蒋纬国充满感激之情,主持这项工程时自然呕心沥血、不遗余力;该工程的副总工程师是一位年仅三旬、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此人在后世大名鼎鼎,因为后世著名的苹果牌手机的标志就是他自杀时咬的一口的那个注射了氰化物的苹果,他叫艾伦·麦席森·图灵,非凡卓越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后世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也是犹太人,原本是英国国籍,此时同样加入了他的真正的国家以色列的国籍,继而参加了中德犹三方联合研制计算机的工程。蒋纬国在这里看到的中国科学家不多,只有两百多人,毕竟计算机研制在此时还是一门新生的科学,中国本来就科技水平较为落后,自然严重缺乏本土的计算机领域的专门人才。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因此参加该项目的中国科学家都是杰出的数学家,领头者是中国此时最杰出的计算数学家冯康,只有二十四岁,而他的同僚们也都不超过三十岁,基本上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俊杰,年龄绝不是问题,因为美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的总工程师埃克特在走马上任时也只有二十五岁。外国科学家能做到的事,中国科学家当然也能做到,无论中外,年轻的科学家恰恰最具有创新头脑和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蒋纬国对本国的年轻科学家们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中国人本来就是非常聪明的。
“军师夫人,进展得怎么样啊?”蒋纬国在柳无垢、萧爻、万源的陪同下一路查看着,同时故意拿萧爻开心。
果然,听到蒋纬国高声大气地这么称呼万源后,向来古板得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萧爻顿时一边欲盖弥彰地、艰难无比地继续保持着他向来的面无表情一边却面红耳赤,其窘迫的样子让蒋纬国乐得真恨不得拿照相机拍下这幕比看到飞碟还难得的场景。实际上,得知萧爻要结婚后,南京军内部{主要是跟蒋纬国、萧爻年龄差不多的少壮派将领军官}立刻被引起一石激起千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