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对酒当歌(1/2)
喝酒的地方不在织田家的大本营,而在一座临时搭建的围帐里。
织田四天王站在织田信长的身后,司马懿等人站在曹操的身后。相对于坐下来的两个人来说,他们八位要严肃得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信长,孤的诗词与你的人生五十年虽然意境相同,但最终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不一样的。”
“哦?是吗?也是,谁让这是我在临死前念出的呢?”
“不不不,你还没有明白孤的意思。孤创作这首诗词的初衷,是为了招揽贤才。那时的孤虽有实力,但算不得称霸一方,令人畏惧的豪强。
求贤令,举士令等招募人才的条令孤发过很多。起初的时候,响应孤号召的人不是很多,那时的天下名义上是汉室天下,实际上是世袭豪强的天下。庶人想要出头很难,想要建立一个一个家族更难。
不可否认的是,孤不算是世袭豪强,只不过命要比庶人好那么一点。要不是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也就没有孤坐在这跟你大谈人生。
信长啊!乱世重才,盛世重德,德才兼备是每个领袖都看中的。但事事难全,德与才向来是争议的焦点。有的人重才,有的人重德,但不管怎么说,能用就行。
孤是个矛盾体,刚开始的时候,孤很重视人的才能,等到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孤又变得重视人的德行了。到了晚年,在孤统御的北方,人民生活相对富庶,孤便开始挖掘德才兼备的人才了。
孤怕死,所以不如你英勇。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情况下,会贻误战机,会让可扩大的胜利果实戛然而止。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许是件好事。
怕死和惜命是一个意思,但惜命比怕死要好听。孤对子弟兵很有感情,因而,在孤的身边都是孤一手培养的子弟兵。
不管到哪,孤都会带着子弟兵,也会让孤的不远处驻扎孤的嫡系部队。这种做法在外人看来是怕死的行为,但在客观事实上,确是保命的最佳方法。
本能寺之乱的前期,你若是多留些嫡系部队在身边,至于让明智光秀偷袭成功吗?再有,你的御下之术很有问题,这件事若放在孤的身上,有九成的几率不会发生。
你要知道,你是织田家的领袖,是明智光秀的主子,就算明智光秀招募了自己的人马,那些人马也是你的间接部下。
以下犯上的做法那是谋逆,愿意追随明智光秀的那些人,不代表他们没脑子,而是至始至终他们就没拿你当主子。
信长,起初的你谨小慎微,有智慧,有胆略,可到了后期,你为什么会犯迷糊呢?不要说你不知道那些明面上的敌人以及潜伏的敌人,假如你真这么说,孤会立刻给你一个嘴巴子!
可以说,你的死到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两个字上,狂傲!
何为狂傲?一系列的英勇战绩,周边大名的畏惧臣服,使得你的自信心急剧膨胀,变得目中无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就是当世的思想,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就会令所有人叩首臣服。
大魔王的称号是不假,辉煌战役的功绩也是不假,但在这些背后你有没有想过,促使你获得它们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诚然,期间你的作用很大,但少了你,这些事会不会发生,历史的轨迹会不会停歇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了织田信长,会有德川家康,会有丰臣秀吉。在你死后,历史用事实说明了这一点。东瀛的一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
来,干了这一碗!孤很想听听你的高谈阔论。”曹操把嘴巴都说干了,直到此时,他才记起桌上斟满的美酒还没有喝一口。
“叮”的一声碰碗声。曹操和织田信长把碗中的美酒一饮而下。
放下酒碗,曹操拿起酒壶。他示意让自己来,让他说。
“曹操,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想要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会很难。青州城织田家不是强大的家族,只是略有实力而已。想要让织田家的旗帜遍布东瀛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因此,我有了自己的计划。看似放荡不羁的我混迹于市井之中。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知道吗?高手在民间,想要打破旧秩序,就必须引用新鲜血液。
民间的高手一旦被我所用,他们会誓死追随与我。这是我用真心结交来的人才,即使有利益关系,也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
他们敢打敢拼,敢于冲锋,没有顾顾忌。这在日后的战役中有了很好的证明。至于后来,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势力的延伸,我也需要名门望族的支持,因而,吸收那些人才也就变得合情合理。
我要感谢我的弟弟,没有弟弟,我就无法迈出坚毅果断的那一步。我要感谢我的岳父,没有他,就不能让我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使我得以制定先易后难的方针。这二位是第一批次我要感谢的人。
第二批次我要感谢我的敌人,是他们使我强大,使我在历史上的长卷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三批次我要感谢我的兄弟以及属下,没有他们,就没有织田家,就没有织田信长。
重生后的我进行过反思,起初我会恨光秀,但现在我不会,因为我发现我不是一个好主子,我没有用心的去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假如我能多用点心,光秀也不会做出令他发昏的事。
曹操,不知道我说的你可满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