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做红豆糕(1/2)
不过,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能难倒杜玉娘……的师傅呢!
前世的时候,师傅已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杜玉娘一点也不担心。
澄面粉,其实就是小麦的淀粉,是可以自己制作的。
而马蹄粉则是可以用粘米粉来代替,而粘米粉这东西,并不难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豆子泡起来以后,杜玉娘就去准备做澄面粉了。
她怕家里人(张氏)偷看,特意去了耳房的小厨房做饭,冷是冷了点,可是这里的空间相对封闭一些,她也能自在一点。
杜玉娘在事先准备好的面粉中加入清水,将面粉与水搅拌,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和好的面团要放置一会儿,才能开始第二步。
等面团松软时,就开始洗面了。
准备一大碗清水,将面团放进去反复搓洗,就像洗衣服那样,碗里的清水很快就会变成浓稠的白色。将这些白色的水,全都倒入盆里,并且反复搓洗剩下的面团,直到面团变成面筋,再也搓洗不出白色的水为止。
将所有白色的水倒在一起,静置。
等淀粉沉淀以后,水的颜色会慢慢变清,至于与清水无异。这时候要小心翼翼的清水倒掉,然后把盆放好,重新静置。
反复几次,直到盆里剩下的全是面糊状的面粉糊时,这便是澄粉的最初原型了。
最后,将澄粉糊糊倒入锅中,控制火候不停搅拌,等澄粉糊糊形成一个面粉时,就可以关火了。
在这期间,火候的掌握特别重要。火大了,澄粉糊糊容易粘锅,火小了,澄粉糊糊受热不均,只有掌握好火候,才会做出完美的澄粉面团。
这时,红豆也泡得差不多了。
杜玉娘从刘氏手里按过红豆后,就开始撵人:“娘,你去陪祖母,我这里不用你帮忙!”
“小没良心的,我还不是怕你把咱家的房子点着了。”
杜玉娘不理她,转身把房门关上了。
刘氏无功而返,回到东屋跟李氏道:“一眼都没瞧见,捂得那叫一个严实。”
李氏只道:“只要玉娘不出事,随她折腾吧!”
刘氏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道难怪老二家的说老太太信心,玉娘糟蹋粮食她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别的事了?
与此同时,张氏也好奇的问杜河浦,“呃,他爹,你说这又开仓房,又开厨房的,这是作哪样呢?”
乡下人家,盖房子时都会把两边耳房留出来,一间做仓房,一间做厨房。
一年三个季节,都是要在仓房做饭的。等到了冬天,就要到堂屋里烧大锅做饭。这样一来,既做了饭,又烧了炕,能省下不少柴火呢!
所以说,乡下人还是很精明的。
眼下也没到开仓房做饭的时候啊,咋就跑仓房去了呢!
张氏觉得,大房一家子有事儿瞒着她。
“不行,我得去看看去。”张氏抬脚就要往晚走,愣是被杜河浦拦了下来。
“你消停点吧!老太太的火气可是还没下去呢!”这事儿虽然翻篇了,可是杜河浦知道,老娘的气并没有消。
张氏想了想,低声骂了两句,便老老实实地坐了回去。
此时,杜玉娘已经红豆放入锅中了,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等水开以后再滚一会儿,便撤火,改成中火,煮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这时豆子已经变软了,但是不能揭锅看,还要再加柴,改大火,煮一刻钟的时间。
熄火后,锅中的红豆已经非常软烂了,锅底还会残留一小碗的汤汁。
杜玉娘看到那些汤汁的时候,不由得会心一笑。
她的手艺还在。
这碗红豆汤汁,是很重要的。
杜玉娘把澄面团和沾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和成粉浆,调和粉浆需要用到的不是水,而是之前的那一碗红豆汤汁。
在煮软的红豆中,拌入红糖和油,使其融化,再慢慢倒入调和好的粉浆,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所有的材料都均匀成一体。
这是个很费力气的活,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要掌握好节奏。
这时候,杜玉娘的身上已经见汗了。她这副小身材,才十三岁,将这一连气的活计做下来,着实不太轻松。
粉浆打好后,杜玉娘将锅烧热,放上笼屉。
她家没有那种专门做点心用的木头做的模框子,所以她就用一个比较大的深口盘子来代替。
将盘子上刷油,慢慢倒入粉浆,并且在盘子上扣置一个浅口盘子当盖子。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红豆糕吸收大量蒸汽,影响口感。
为了避免红豆糕成形时,会粘到盖子上,充当盖子的盘子上,也要刷一层薄薄的油。
杜玉娘将大锅盖子盖好,然后便搬了小凳子,坐在灶膛前面看火。这个时候,要用大火迅速加热,将红豆糕定型。
她一直在计算着时间,等时间一到,马上将灶膛里的火撤掉,再迅速将笼屉里从锅里拿出来。
尽管杜玉娘拿了两块抹布垫着,但实际上,她还是被热气烫了一下。
不过,这种苦前世她就已经吃过了,没有什么好报怨的。
杜玉娘小心的将盘子从笼屉中取出来,放在桌子上静置。
这是让红豆糕冷却的过程。等红豆糕冷透以后,就可以切块食用了。
等待的过程中,杜玉娘有些小紧张。
虽然这个红豆糕,她前世已经做过不下百遍了,但是这还是她重生以后第一次做,心里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