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疆场厮杀(1/2)
随着李承训的一声令下,只见其身后好似三个圆环形状的部队,突然各自急剧向内收缩,并最终混成一个极其密集形的方阵队形,正好处于方才那三个圆环阵形所在区域的中央.
怪事发生了,就在他们撤离后,那地面上竟留下了许多直立不倒的盾牌,而每个盾牌后面都有一杆探出盾牌之外的长矛,在斜指云霄。
原来,这些盾牌和长矛都是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里面大有玄机。
首先说这盾牌,其个个有一人来高,且两个底边的角上,各有一个嵌入进去的铁锥,现在,正是这两个铁锥深插于地下,直接支撑着盾牌可以笔直地伫立不倒,而这盾牌的顶端还有一个较深的凹槽,正等待着其他部件的配合。
再说那些个长矛,个个有三米来长,每个长矛在前端一米左右的位置,都有一个回旋铁钩被打造出来,这铁钩正是用于勾住盾牌上沿的那个凹槽的,而长矛后端底部,也都有铁锥镶嵌其中,便于其深插于地。
就这样,长矛与方盾正好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点,矛尖向天四十五度角,进而形成了一个个简易的“拒马”阵,将大唐兵士护在中央。
现在变阵后的情况就是那二万人的密集步兵方阵,正好在那三个“拒马”圆环的中心位置,简单来说,就是两万大唐军士在四周支起了简易的“拒马”,而他们以密集队形在中心内以逸待劳。
突厥铁骑瞬间呼啸而至,他们未想到唐军会凭空造出满地的“拒马”,想收势却是已经不及,怎么办?
“冲”!和“挑”!这是骑兵应对无法逾越的障碍物的唯一法则。
马嘶鸣,人咆哮,突厥前队顿时一片混乱。那些反应快的,出于本能,忙抡起胳膊试图挑开这些“拒马”,但因其向前的冲力巨大,即便其兵器挑上“拒马”,也很难撼得动,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至于那些反应慢的骑士,则个个直接被穿个透心凉,尸体挂在高高的长矛之上。
但也真有那力气大的,或者避开锋芒绕过那三处“拒马”阵的,可惜也是很难活命,因为那步兵方阵中的军事不是玩偶,他们是持弓的猎手,专挑那绕道躲避拒马的突厥骑兵射杀。
那“拒马”阵毕竟临时布置的仓促,又不是正规拒马材料打造,都是李承训临时安排蛤蟆沟的兵士砍伐树木造就,而那时铁器有限,几乎是熔炼了大青山上所有铁器和部分兵器,才造出了那些有限的锥头,矛头,以及弯钩。
因此,在突厥骑兵两轮的冲击之下,丢下数十具尸体后,终于被后续的骑兵陆续冲开了缺口,“拒马”阵宣告失效。
这种局面早在李承训的预料之内,他也从未打算以此退敌,他不过是要达到阻敌的目的。因为这些“拒马”虽然废了,发挥不了杀敌的作用,但它们横七竖八的散乱于地,也可给突厥骑兵的纵马狂奔带来麻烦。
“嗖嗖嗖!”
无论“拒马”阵在与不在,龟缩期间严阵以待的官军方队弓箭手,一直在寻隙点射,从没有一刻停歇,弓箭手是对付骑兵的最好兵种!
大唐的箭羽不是响箭,却好似一条条不吭声,却专门取人性命的幽鬼,每一箭,几乎都会吞噬一条生灵,或者是人命,或者是马魂。
“嘶噢!”
打头的又一排厥骑兵按着马头倒下了,在地上翻滚哀嚎着,使得他们后队的骑兵措手不及,马踏着马,人压着人牵扯倒下了一片。
但突厥人也是久经战阵彪悍民族,在头排同伴几乎全都命丧黄泉之后,后排跟上的骑兵,不再选择硬攻,而是立即将兵力于两翼展开,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将李承训等人全部围困在其中。
铁鞋见那别出心裁的“拒马”阵横空出现,给突厥大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又见李承训指挥的步兵方阵进退有据,从容淡定,不由得心头发冷。
这些安排,都是他所不知道的,他不知道李承训还将有怎样的安排,但他知道只要自己除掉了李承训,唐军必乱,突厥必胜。
因此,他着意向李承训靠拢,也寻得了数次出手的机会,可每每看见其身旁的贾墨衣,都又打消了他这个念头,毕竟杀了李承训,自己死了也是不值。
贾墨衣已知内奸是铁鞋,自然处处防备着,不给他机会,但她现在很着急,因为李承训在方阵中骑着高头大马,显得格外抢眼,招致了不少箭只来袭,无疑给她的护从压力又增了一份。
“聚!”
李承训用上百兽狮吼功,又是一声喝令,穿透战场军士的咆哮拼杀声,穿透战马嘶鸣哀嚎声,甚至比敲锣打鼓更加使人清晰可闻。
命令过后,唐军方阵再次紧缩,于此同时,所有外层兵士,都将手中长盾落地,但这次他们并没有后撤,而是用自己的身子紧紧靠住盾牌,看样子,他们是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阻止奔腾的骏马。
这样做事很危险的,奔腾的马匹冲击起来的动能又岂是他们一人一盾可以扛得住的?奔跑中的突厥骑士不信,但方阵中的大唐军士相信他们能行,他们曾试验过。因此,在盾牌手后面藏伏的是手持三米长矛的长矛手,而长矛手身后还有弓箭手,他们不仅要防住突厥骑兵,还要尽可能多的射杀对方。
“杀!”“杀!”“杀!”
在突厥铁骑再次奔杀到眼前时,唐军爆发出滔天怒吼,那两万人的战意瞬间凝聚、积累、爆发,汇合成滔天气势,如钢铁一般屹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