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方寒的计划(2/3)
吉亲口承认,他和比利的重拳在速度、爆发力,还有绝对力量上,都不如方寒。这当然也是有内力加成的缘故,不然以方寒的身材,他怎么可能打出这么重的力道?
欧洲和北美地区,各家电视台都已经播完《碧血剑》,一些每晚连播三集的地区,甚至连《射雕英雄传》都快播完了。
这时大部分观众都对内力有了一定了解,这就像中国人理解魔法一样,根本不需要理解的那么透彻,只要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原本位面,不知道多少中国人看过《哈利波特》后,就对魔法学院有着无穷向往。
现在,同样不知道有多少欧美观众看过《碧血剑》和《射雕》后,开始对内力产生无限的向往。
这个可以让人类骑在牛顿和爱因斯坦头上的伟大发明,似乎比魔方更让人向往,因为在科学和医学层面上解释,内力要比魔法靠谱了不少,至少能自圆其说。
大佬一开始也想忽悠一下欧美人,方寒在现实里被神话后,这时再由影视动漫大力推广,最后真的会让许多人真以为有内力这种东西。
但如果让国内那些不要碧莲的骗子去忽悠,他就无法接受了。
你要真有功夫在身,忽悠一下也就算了。
但那种拙劣的表演,这不是给他扯后腿吗?
这个大佬绝对没法忍,必须全都弄死!
8月3日,《新精武门》播出了最后的大结局。
三天后,《少年包青天》就要接档了。
这部剧集在欧美地区没有卖出太多,但在亚洲范围依然受到各家电视台的追捧,包括日本和韩国电视台也直接用高价购买,省得过一段时间又tm变贵了。
日本电视台对这部剧集最感兴趣,他们对于这种推理剧格外喜爱,此刻正在进行配音的日本电视台,对于这部情节让人紧张到窒息,故事走向使人绞尽脑汁,魅力让人难以抗拒的剧集,看好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新精武门》。
中原影业方面,《陆小凤传奇》的票房差不多盖棺定论了,第四周的票房还没有统计出来,但一部电影大半的票房来源都在前两周,此后会大幅下降。
这部电影在香港三周取得700万港币票房,台湾三周取得980万票房、东南亚三周票房1060万、韩国三周票房1900万港币、日本三周6800万港币。
林动这部电影的票房,放在这个时代的香港,真正符合“奇迹”两个字。
但这样的奇迹,中原影业已经不止创造过一次,短时间内就有两部电影在亚洲创造了上亿港币的票房,这足以让香港各界对电影的吸金能力有一个新的认识,甚至很多搞房地产的公司都想去拍电影了。
但是看到中原影业赚钱的同时,他们最好先看看其它电影公司疯狂赔钱的现实。
这几个月,整个香港的电影公司都在疯狂模仿、跟风中原影业的电影。
但是这些公司全都急功近利,只想像中原影业一样赚钱,却不愿意花同样的资金和时间去拍摄和打磨。
大佬的宿主看似几个月就拍完一部电影,这个时间似乎只比其它公司多一两倍。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电影任何一部都在原本位面花了无数时间打磨,他的宿主是在原有基础上再打磨一遍,拍不好就真的该一头撞死了。
这些电影,如果再让原班人马拍一遍,大部分可能比他的宿主拍得更好。
但这些香港公司连模仿的精力都懒得下,他们只想借个热度,赶快拍部粗制滥造的跟风电影,趁着大家关注度还没过去,骗一波钱就走。
结果就是,这些电影大部分除了名字相似,内容让这个年代的观众都看不下去。
但他们没想到东方日报和中原电影杂志在评价时一点不给他们面子,偏偏这两家报纸和杂志,早已成了香港市民人手一份的读物。
所以,根本没有出现中原影业以一己之力带动香港电影飞速进步的情景,反而出现了一人活,全家死的场景。
原本位面被人跟风的电影,本身素质也高不到哪去,跟风者差也差不到那去,甚至有跟风拍得更好的情况。
但是中原影业的电影领先香港水准太多,这些公司的跟风和模仿,最多只能停留在表层,根本抄不到真正的精华。
倒是很多欧美电影人把这些电影当作了学习的目标,但人家学的是电影结构,是剧本模式,是剪辑手法,是拍摄技巧,是真正深层次的精华,而不是表层的模仿。
几年后,欧美电影反而会因为中原影业的电影飞速进步,那时很多电影都会看到中原影业的影子,以及他们自己改良的新东西。
大佬正是看到了这个危机,才会抓紧培养香港电影的年青一代,不然这个位面的香港电影,就连短暂的辉煌都不会有。
目前,袁何平已经拿到了修改后的《醉拳》剧本,但公司要求他和导演组画出分镜头剧本,通过后才能开拍。
袁何平心里有些小情绪,他哪里会画分镜头,但这是中原影业的硬性规定,一个完整的剧本和分镜头剧本在开拍前必须具备,不然根本不会通过制片部的审核。
这个规定足以把九成并非专业出身的香港导演刷下来,所以公司才会让他们去导演班进行深造,这些人必须去学习真正的专业知识,一些好苗子甚至会通过《保护伞基金》去国外留学深造。
但现在情况特殊,所以允许这些人边学边拍。
公司给袁何平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