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诉衷肠(上)(1/2)
在家门口下车,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门,突然看到院里多了一个年轻人。
“三哥!”,谭沁一下子扑到那人身上,搂着脖子挂在那人身上。
“啊呀呀,都是大姑娘了,快下来”。
谭沁撒着娇道:“就不就不”。
林维桢认出这个人是谭山的三儿子,谭兴祖,比林维桢大两个月,工农兵大学生,现在在上大学,。
谭兴祖好不容易把谭沁安抚住,这才对林维桢笑道:“这丫头,还跟以前一样缠人。维桢,考得怎么样?”
林维桢谦虚道:“还行,应该能过线”。
林维桢和谭兴祖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关系相当不错,自从去年春节后,两人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没见面了。
杨婶泡了一壶茶,放在树荫下的小方桌上,满脸笑意对两个年轻人道:“天热,你俩别站在日头下,坐下来喝茶”,然后把谭沁拉到一边,留给他俩说话的空间。
林维桢道了声谢,和谭兴祖坐在草席上,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谭兴祖对今年的边境战争很感兴趣,问得非常仔细,林维桢有选择地介绍了几句。
“早知道会打仗,我就不去读这个大学了”,谭兴祖一脸遗憾,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择菜的杨婶,悄声问:“你在那边没碰见过大哥?”
“大哥?”,林维桢知道谭兴祖所说的大哥是谁,谭继祖,谭山的大儿子,人如其名,继承了谭山的衣钵,18岁当兵,服役期间上了军校,干的是炮兵,“他也参战了?我没听说过啊”。
谭兴祖生怕被杨婶听到,于是声音更小了,凑到林维桢耳边道:“今年寒假回到学校,我收到大哥的信……,你别这么看我,放心,大哥没泄密,我是事后才琢磨出来的,大哥像是交代后事。你真没碰到大哥?”
“真没碰到,你知道我在文工团,跟炮兵不在一个地方”。
谭兴祖叹气道:“也不知道大哥现在咋样了,我打电话问我爸,他也不知道”。
林维桢则是想到了两山论战,于是斟酌道:“现在还在打仗,主要打炮战,估计大哥还在前线,不过不用太担心,打炮战我们占优势”。
“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你不知道这半年来我担心死了”。
6点刚过,谭山下班回来了。
晚饭时,谭山破天荒的开了一瓶汤沟大曲,酒过三巡之后,谭山打了个酒嗝,问谭兴祖:“你分配工作了?”
谭兴祖翻翻白眼儿,道:“爸,大学学制改成四年了,我明年才毕业”。
谭山哦了一声,没再问什么,转向林维桢道:“高考完了就好好歇歇,过两天我有事找你”。
林维桢吐出一块鸡骨头,笑着道:“谭叔你客气什么,有什么事现在说呗”。
谭山跟林维桢碰了一杯,道:“等你填完志愿再说”。
杨婶接过话头,一脸愁容道:“你叔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唉声叹气睡不着觉,我问他咋了,他也不说,维桢,你叔的性子我了解,以前打仗的时候也没这么愁,你可得帮帮他”。
林维桢有些哭笑不得,还不知道啥事儿呢,怎么帮,不过既然杨婶开口了,这个忙肯定得帮,于是道:“婶子,您就放心吧,我就是谭叔的一个兵,他指哪我就打到哪”。
谭山听到这话简直老怀大慰,满上酒笑哈哈道:“这话我爱听,来,咱爷俩再干一个”。
谭兴祖也举起杯子,说:“爸,还有我呢”。
谭山斜了老三一眼,“哪凉快哪呆着去”。
谭沁噗嗤一乐,笑嘻嘻地准备看笑话。
谭兴祖幽怨的看着谭山,嘟囔道:“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谭山闷了酒后,直接呛回去:“捡来的,就在咱家门前的臭水沟里”。
杨婶听着爷俩儿斗嘴,也忍不住乐了,赶紧安慰谭兴祖,“别听你爸的,你是不是亲生的我还不知道?”
谭兴祖故作委屈,拿起杯子对林维桢道:“你小子不厚道,我感觉你更像谭山同志的亲儿子,我呢,更像是个后养的,不行不行,这杯你干了”。
林维桢知道谭山的三个儿子中,属老三谭兴祖的性子最为跳脱,以前这种玩笑多了去了,于是笑骂道:“你别不知足,小心谭叔大耳刮子抽你”,然后痛快的仰头干掉。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爸,你不会真还抽我吧?”,谭兴祖笑嘻嘻地问谭山。
谭山笑眯眯地道:“不抽了,以后改用脚”。
谭兴祖扯着脖子叫屈:“爸,你还是不是我亲爸!”
林维桢看谭家四口人其乐融融的情景,不禁有些心酸和羡慕,自个儿喝了一杯酒,下定决心,等填完志愿一定回一趟庐州和宜城,打听打听妹妹的下落,至于父母,他已经不抱希望了,这时估计已经葬在边疆的泥土里。
谭兴祖坐了一天的火车,喝了点酒后直接躺在小院的草席上睡觉。
林维桢跟谭山夫妇打了声招呼,独自一人走出家门散心,路上碰到纳凉的村民,大家都很热心的询问他高考的情况,林维桢笑着应付着。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竟然来到了盐场。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黄河从附近入海,后来黄河决堤改道,从鲁省入海。黄桥农场恰好位于废黄河三角洲上,濒临黄海,这里的海岸类型属于淤泥质海岸,分布着广袤的沿海滩涂,也适合晒盐,所以农场往东一直到海边,还存在着大片的盐田。
农场在解放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