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致命渗滤液(1/2)
先前李情杀人后,杨建文他们将女孩尸体抛弃在雾大西门垃圾站附近,于是死因不同的两起案件交织到了一起。邪门垃圾站死人情况特殊,现场又出现了一些不知名物质,污染了被杀女孩的尸体,让警方没有察觉出其中存在的复杂死因,导致李情、杨建文和白校长成了漏网之鱼,一直逍遥法外,白校长他们甚至间接参与了案件的调查。
如今,坐在审讯室里的三个人,用他们铁证如山的证词,非常肯定地指证了杨建文和白校长的罪行。而且,根据十三所早些时候找到的一些垃圾站原始资料,可以印证韩菲在审讯时提供的“沐阳路”,就是雾大西门垃圾站原址处的最初名字。
真相近在咫尺,长着老鼠尾巴的老头、姐姐的死、邪门垃圾站的背后、马超研究到底研究出了什么,所有事情的真相,恐怕只有抓住白校长和杨建文后才会水落石出。考虑到他们在雾大的特殊身份,对案情进展的参与和了解程度,抓捕白校长和杨建文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此时,穆若烟一句他俩跟丢了,就像突然而至的倾盆大雨,瞬时让众人急于破案的心冷到脚底,我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从还没有抓捕李情这个重要人物起,十三所就对白校长和杨建文的行踪做了严密监控,到了收网的关键时候,他俩怎么会跟丢失踪呢?
据穆若烟说,执行盯梢的警员每天都忠于职守,从不敢大意。偏偏今天下午晚些时候,杨建文和白校长鬼鬼祟祟地去了雾大行政楼后的湖边,他俩小声交流,绕着湖转悠了很多圈。跟踪的几个警员怕泄露身份,不敢紧跟着转圈,就分散在四周,或坐在湖边长椅上,或站在湖边大树下盯梢。
等他俩转到湖边那排百年大树附近时,一眨眼的功夫,两个人就凭空消失了。离他们最近的警员,跟他们的距离大概只有十米,却因为有树挡住了视线,根本没看到发生什么事。周围其他警员也都没看到两人离开或者跳湖。按理说这样跟丢一个人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会隐身术或者有其他特异功能,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
华灯初上的雾都,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流涌动,两辆伪装的警车正急速行驶在其中。它们没有像电视电影里那样警灯闪烁警笛狂鸣,仅仅是在低调稳妥地执行自己的任务,正如每位默默为人民服务的便衣警察,不声张才是对犯罪最好的抓捕。
坐在第一辆警车里的人,有林所、我、铁塔男、穆若烟、石凡和club里来接应自己的痞子男。痞子男的名字是汤明,他原是雾都刑警大队的大队长,卧底和刑侦经验非常丰富,对案件的进展提供了重大线索,现已破格提拔至十三所供职。后一辆车上是雾都警方的警员,他们曾负责跟踪盯梢白校长和杨建文。
此刻,不管是第一辆车还是第二辆车,大家都是一脸的焦急担心。因为在出发的路上,林所收到最新调查进展,那就是马超负责项目的研究内容,此内容对整个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
在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最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也是我国应用最多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填埋不用投资过多资金,还能处理大量垃圾,其危害是渗滤液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潜在环境影响、恶臭气体扩散、填埋气易燃成分易引发填埋场安全问题,所以在进行垃圾填埋的时候要严把设计关,避免对周边环境有所影响。
焚烧是指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固体废弃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反应,将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剩余残渣量只有原垃圾量的5~20,在此过程中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比较适合于可燃物含量较高的生活垃圾。但焚烧并不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投资和运营成本也比较高,焚烧过程的气体(如二恶英)和灰渣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堆肥是微生物分解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的过程,主要通过发酵使之成为稳定的有机质,并利用发酵过程产生的高温杀死有害微生物以达到无害化目的;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通过堆肥技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能、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消除传统化肥对土壤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填埋来讲,我国对可以入场填埋的垃圾有严格限制,比如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未经处理的粪便、禽畜养殖粪便等不能入场。
而马超的研究却可以一定程度打破这种限制,将之前不可能混合填埋的垃圾实现“大锅烩”,从而极大节约垃圾分类、填埋处置成本,这一研究是举世瞩目突破性的。
但是,他的研究被窃取时还未结题,垃圾渗滤液无害化问题未彻底解决。马超研究出的垃圾处理方式产生的新型渗滤液,对填埋场选址所在区域的温度、地质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超出阈值,这种渗滤液就极其容易挥发和泄露,从而污染周边的空气、地下水和土壤。
雾都大学西门外的“沐阳路”正好处在小的断裂带上,地下的地质结构非常不稳定,极其不适合建造新型垃圾处理站。可是,西门外大片的住宅用地已被蒋青父亲的公司收购,他们非常迫切的想用新型垃圾站来打造高科技一流社区,从而推动“优质学区房”概念,最终将这片商品房的价格炒出天价。
这也是白校长和杨建文一定要抢马超研究项目的原因之一。雾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