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永无出头之日(1/2)
历史上太史慈是一个名气不小的武将,但如今的他只是一个19岁的青年,只是郡吏,名声不显,地位卑微。而且他对智弦的势力未立尺寸之功,直接把他捧到大将的位置,刘石、刘星等人定然会有抵触心理。而且没有人能生而知之,太史慈的年纪不大,又没有经过军队历练,智弦也是不敢一下子把军队交给他的。
人才总是有自己的高傲,所以太史慈的地位不能低,于是智弦将太史慈配给刘石,做他的副将,协助刘石训练新兵,让这一万新兵能尽快奔扑战场战斗。
太史慈开了一个好头,开始不断的有士族之人投奔智弦,不过都没有什么名气,能力也没有智弦所期望的高,不过治理一地的能力还是有的。智弦也是来者不拒,使用他们充实势力的方方面面。
这些士族之人是把双刃剑,使用他们,就会让智弦的势力详情暴露在士族的面前,但是智弦却无可奈何,他的势力扩张的太快,以致无人可用。而且往往用的放心的人,能力却有限,被眼界所限制。身处于这样的乱世,智弦只能顺应潮流,他不使用这些人,就等于将这些人推到其他人的麾下,给自己找麻烦。
智弦很想建造学校,从平民中挑选机敏、聪颖的子弟培养,培育成为人才,以便日后使用,增加势力的透明度,将自己的势力更好的维持下去,结果发现,自己的想法就是在自讨苦吃。
这里的风气就是做官可以衣食无忧,可以作威作福,可以光宗耀祖,至于说为民办实事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人在乎,就是在乎的人也不会放在首位,而是放在自身的衣食住行,自家的利益之后。所以,不管是培养平民出身的人才还是使用士族子弟,寒门子弟,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是人就有私欲,有私欲就会钻空子,寒门子弟培养起来,反而会因为自己幼年受到的苦难,而更在乎自己的利益,更在乎自己的得失,在大局观上面甚至可能不如某些有见识的士族子弟。所以思前想后,智弦虽然赞成办学校,却没有培养新好官员的想法。
智弦前世并不是领导,如今忽然要管理这么庞大的组织,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只能权衡利弊,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的做着每个决定,然后再不断的完善自己决定的漏洞,并不断的积累经验。
就在智弦在发展势力和自身八卦八门之间努力进行平衡的时候,刘铉为智弦带来了一条消息,一条不好的消息。
一个张角的弟子,叫东方咸的黄巾军渠帅,带着五千黄巾兵进犯东莱郡,这支外来的黄巾势力直扑智弦而来,准备消灭智弦,消灭掉东莱郡内唯一有战斗力的抵抗力量,然后占据东莱郡。
东方咸可不傻,消耗自己的兵力消灭智弦,然后沈奕真捡便宜,他还派信使联络了沈奕真,准备和沈奕真联手,一起击杀智弦。
智弦没有想到,自己在修整军队,训练新兵的时候,竟然有人跑来砸场子,介入了自己和沈奕真之间的战斗。这可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会打乱智弦的计划。他和沈奕真猫戏老鼠,驱狼削弱士族力量的计划科不容许他人插手,这东方咸必须诛杀。
智弦调兵遣将,只留下少量士兵守城,一副准备和东方咸野战的态势,同时不断的从山寨调来更多的士兵,增加战场的优势。
就在智弦调兵遣将之时,沈奕真也召开了军事会议,新老心腹都参加了会议,其中又以徐富最为抢眼。虽然徐富的出身不好,但悟性高,是真的有本事。沈奕真教授的术法,他第一时间就能学会,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被沈奕真带去传道,刚开始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他的进步神速,很快就成为了传教第一人,连沈奕真传教的效果也不如他。
法术、后勤、传道、练兵、军事等等徐富的表现非常的抢眼,而且这个家伙对沈奕真忠心耿耿,沈奕也对其信任有加,不少老人都感觉受到了威胁,对徐富没有什么好脸色。
“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对于东方咸要求我们出兵一起攻打刘明之事,你们怎么看?”沈奕真有些拿捏不定主意。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这刘明坏了我们多少次好事,杀了我们多少弟兄,把我们追的到处跑,搞得我们这么狼狈,我看就应该杀了他,才能消我心头之恨。”一个老将重重的一锤桌子。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单对单打不过刘明,如今有东方咸的军队帮助,就一定可以打的过刘明,我要亲手将他一刀刀剐了。”另一个老将也是气愤无比。
有这两个老将发言,跟随沈奕真的老人们纷纷支持,不杀刘明,他们心中不痛快。但是大厅里的所有新人全部都没有出声,安静的坐在那里,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以徐富为首。
见徐富一直没有说话,沈奕真征求了一下他的意见,“徐富,你怎么看?”
徐富伸出了三根手指,“我就只有三点顾虑:一、我们被刘明撵的到处跑,东方咸一来,我们联手浴血奋战杀了刘明,这份功劳算谁的?我想怎么都算不到我们头上,哪怕我们的弟兄为此死了一半,道义上我们也要感激东方咸,因为他帮我们报仇了。”
“二、地盘怎么分配?我们被刘明撵的到处跑,因为东方咸的队伍我们才能消灭刘明,至少在世人的眼中,我们应该感谢东方咸,因为他们救了我们的队伍,而这东莱郡也理应归他所有,我们不应染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