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一百四十六章(2/3)
一样要和匈奴分出胜负。一片天空容不下两只雄鹰,一座猎场容不下两支狼群。
是雄霸草原的匈奴,还是厚积薄的汉室,鲜卑人没有十成把握。鉴于现实情况,唯有把宝押在汉室身上,才能保全部族。
鲜卑领和祭师态度恭敬,用不算流利的汉话,表达他们愿意归降汉朝,献上牛羊金玉,为汉朝作战,换得汉朝庇护。
赵嘉沉思片刻,开口道:“三公子,这么多鲜卑南下,草原上的战事绝对不小。”
看样子,他们甩锅相当成功。
魏悦点点头,召来两名飞骑,命其持自己的令牌往云中城送信。此时城门已关,非要事不得出入。数万鲜卑归降,事关重大,必须上报,由郡城定夺。
被告知就地扎营,无召不得靠近边郡,鲜卑人并无不满,连声应是。没有被立即赶走,就是不错的讯号。继续努努力,应该可以留下。
羌部和乌桓的捅刀行为,可以日后再报。目前最要紧的是获得汉朝庇护,能在靠近边郡的草场游牧,让部落得以生存。
鲜卑领和祭师再三行礼,向魏悦表达感谢。
藉由火把的光亮,赵嘉仔细打量马前的鲜卑人。
长相的确迥异汉人,也和匈奴不同。轮廓更深,须皆黄。眼珠子有绿色,也有蓝色,脸上一圈大胡子。摘下皮帽,尾绑着打磨过的骨头。
赵嘉看了两眼就失去兴趣,知晓接下来的事都将由郡城安排,不需要自己,当即和魏悦告辞,率领更卒返回军营。
是夜,要塞内灯火通明,巡逻军伍增多一倍。
望见远处的灯火,鲜卑人半点不感到紧张,反而生出安全感。在数月奔波之后,难得睡了个好觉。
由于归降胡人过五万,魏尚连夜写成奏报,遣人日夜兼程送往长安。
长安的回信来得很快,许鲜卑在郡边游牧,却未比照来投的匈奴、羌人和乌桓,授予领爵位。
获悉此事,羌人和乌桓人都是鼻孔朝天,走过鲜卑营地,恨不得下巴仰过对方头顶。
鲜卑人早有心理准备。
他们的到来,势必会引来大批匈奴。汉朝和匈奴固然要开片,却不会乐于被人利用。老祭师的主意,无异于是在刀尖行走,如果汉朝天子怒,他们非但得不到庇护,或许还会被两面夹击,彻底灭族。
如今的情况已经相当不错。奢求更多,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如低调些,老实放牧,让部落安顿下来才是上策。
赵嘉身在军营,看着五百更卒在校场飞奔,一个个光着膀子、汗流浃背,思绪不自觉飘远。
他莫名有种预感,今明两年,边郡绝不会太平。
鲜卑的到来是一则,景帝的病况是另一则。一旦匈奴大举来犯,不想凌-辱之恨再次上演,就必须把来犯的敌人挡在郡外,不容许他们踏足汉地半步。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匈奴的战斗力,他亲自体验过,如果对方使出全部力气,必然又是一场鏖战,战况会相当惨烈。
“县尉,十圈已毕,胜者已出。”
文吏曾随赵嘉出生入死,见过赵嘉对抢夺抚恤之人的处置,如今已是死心塌地,唯赵嘉马是瞻。
汉风尚武,且有恶邻在侧,注定战功大于一切。
无论长安还是边郡,没有战功就注定被人看低。从高祖向下数,哪怕是诸吕乱政时期,朝堂中声音最大的,永远是战功彪炳的狠人。
正因如此,魏尚以从子为继承人,族中先时还有疑虑,在魏悦率云中骑杀出凶名之后,质疑的声音顿消。哪怕是魏俭的舅家,也没有就此事再开口。
文吏相信,跟着赵嘉不愁没有战功。即便有一天战死沙场,有这样的上官在,也无需担心父母妻儿无人照料,在自己身后受人欺凌。
更卒跑完十圈,短暂歇息片刻,跑在最前的三队分到大块羊肉,中间四队能分到带肉的骨头,落在最后的三队就只能分到一碗肉汤。
看着旁人大口吃肉,落后的更卒凶狠地咬着蒸饼,两口饮尽肉汤。誓下回必定争先,绝不会再成为倒数。
汲取上一次经验,对于训练计划,赵嘉做出一部分调整。
唯一不变就是负重跑。皮甲、长戟、大盾、弓箭和佩剑样样不落,绑上一截断木,重量不足再加石头。
赵县尉骑在马上,目送更卒撒丫子跑远,身后掀起大片尘土,下令小吏骑马跟上,中途不断加,能跟上马者,多分一条羊腿。
“三次优胜,赏粟。”
在奖励的刺激下,更卒们拼尽全力,跑出非人的度。
赵县尉十分满意,临近役期结束,圈定五十余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结果没想到,郡城突然横叉一脚,王主簿从天而降,翻阅记录更卒成绩的简牍,从前到后,一口气要去一百五十人。
这是要作甚?
看着提笔画圈的王主簿,赵嘉按下额角青筋。再看竹简上的人名,眼角一抽,刚按下去的青筋又鼓了起来。
不是说养不起吗?
这样截胡良心不会痛?
王主簿面上带笑,下笔干脆利落,显然良心一点不痛。口称多亏云中盐场,要不然,仅凭郡内的储备,还真养不起这样的军队。
“此乃赵县尉之功。”
赵嘉默然。
他不想说话,只想静静。
王主簿要人不算,还在军营蹭饭。一顿吃下去十张蒸饼,小半扇羊肋,就饭量而言,丝毫不亚于军中壮汉。偏偏还是一副清风朗月、济济彬彬儒雅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