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亲事(1/2)
李俊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关于苏联经济后势发展的学术性文章,还不如说是一篇当前我国该如何应对苏联解体,并从中汲取好处和教训经验的政论文。
《我国在苏联解体中的机遇和挑战》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就是苏联必然解体,第二部分是苏联解体给我国的机遇和经验教训,第三部分是如何应对苏联解体后的新形势。
为了证明苏联解体这个论点,李俊从苏联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苏共基层党员的总体概况、苏共中央集团的执政分歧以及加盟国等四个方面列举了大量的证据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的结论是苏联解体已经成为必然,而且为时不远。
这些证据邱志昊丝毫都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因为都是引用那些材料提供的信息。虽然在论述的时候李俊在措辞上还显得很稚嫩有点不严谨,但并不妨碍那些论述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剔除李俊的那些论述,光这四个方面的证据就足以证明苏联必定解体这个论点是正确的。
其实邱志昊哪里知道,李俊之所以能罗列出这四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他前世在网上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有关苏联解体的分析性文章。当时那些撰文的专家教授就是这么说的,李俊只不过先把这四个方面搬过来然后往里面塞论据而已。
对这部分,邱志昊虽然有点惊讶但其实并没有多少害怕。毕竟这些都是讨论苏联的事情跟本国没有牵扯,即使分析错了也可以归结为一家之谈。但第二和第三部分则是直接和国家挂上了钩,而且其中很多论调太过标新立异。
第二部分被李俊分成了机遇和教训两个小部分。在有关机遇这一部分中,虽然李俊处处冠以机遇两个词,但实际上概括起来就是“打劫苏联”四个字。
文章一开始,李俊就一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裸的挑明了国家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为了证明这句话,李俊毫不犹豫的列举了五十年代苏联撤走专家、六十年代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七十年代末对安南自卫反击战三大证据。强调了苏联对我国素来只重利益不重情义的观点。
在说完这些,李俊随即阐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短腿,概括起来就是“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三缺”,而这些东西苏联都有。
如果我国不抓住苏联动乱年代使得苏联当局对技术对资金丧失有效监管这个机会积极大胆的挖墙角,等到以后局势稳定下来,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引进技术,甚至有些尖端技术即使付出代价也不一定能够获得。
在第二部分的后半部也就是汲取教训部分和第三大部分,李俊的着墨不多,只是简要概括的提了几点建议,只是在信仰问题稍微多费了点笔墨,但通篇的措辞都很婉转,看得出李俊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不敢在这两方面大放厥词。
坐在椅子里拿起李俊的文章看了放下沉思,沉思完又拿起再看,这样周而复始折腾了足足一个多小时。邱志昊才下定决心似的翻出一叠空白的材料纸开始誊写李俊的文章,并把文章中那些显得稚嫩的地方全部换上了自己的言语。
六张纸很快就全部抄完,等最后落下自己的署名,邱志昊拿起李俊的那份原稿刚要撕掉,但最终还是犹豫了一下装进了墙角的一个绿皮保险柜里。
把自己重新誊好的文章塞进脚下的公文包里,邱志昊拎着包急匆匆的走出办公室。几分钟后,一辆黑色的红旗开出了中社科院的大门融入外面的车流中。
李俊突然出现,整个小院鸡飞狗跳了好一阵才平息下来。好吧,军委副主席的家里养鸡养狗好像有点不太合适,而且李俊好像也不是什么偷鸡撵狗的小偷。
反正就这个意思吧,李俊的出现,让当家老太毛静娟和于武、薛朝霞、李一山、卓燕等人都非常高兴。毛静娟还给正在上班的李如龙打了个电话,让他中午回家吃饭。从电话传来的洪钟般的笑声也听得出,李如龙应该也是非常高兴和乐意回家吃饭的。
最初的热闹劲过了,于武等人也纷纷散去继续忙着自己的活。李俊陪着毛静娟在院子角上的一小块菜地里打理菜地。在他们这些老干部的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小块菜地,这倒不是国家为了省钱,主要是让他们这些忙活惯了的人多点生活乐趣,顺带也让他们多活动活动保健保健身体。
李家的这块小菜地大约半分来地,种满了萝卜、白菜、韭菜、大蒜等一畦畦家常小菜。李俊学着毛静娟的样子蹲在过道里手里翻着青菜叶子找虫子,嘴里不时回答毛静娟的问话。偶尔还惊喜的举起一条大青虫撒下宝,逗得毛静娟开怀大笑,祖孙俩也算是其乐融融乐在其中。
一畦青菜的虫子抓完,看到毛静娟额头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微汗,李俊立即提议回屋里说话。让毛静娟干点农活不过是让她活动活动身子骨,没必要真把人给累着了。再说了菜地就这么大,今天把虫子全抓完了,接下来这段日子让毛静娟干啥去?
既然李俊这么说了,而且一畦地也抓完了,心满意足的毛静娟倒也没反对,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刚要弯下腰去拿小凳子,被李俊抢先一步拎在手里,毛静娟也没拦着,满脸欢喜的踩着小步带着李俊朝屋子里走去。
回到屋里洗手换衣服折腾了一刻多钟,李俊才得以陪着毛静娟安稳的坐在沙发里说话,跟刚才李刊农事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