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统一契机(1/2)
在张孝淮的推动之下,参谋部迅速的行动起来,大部分的参谋都直奔档案室,参谋部统率整个西北军事训练和战斗预案,依靠的就是情报和信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孙子兵法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来的,在现代战争之中,依然有效,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实力,再了解了对方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够根据客观规律,确定战术,这是最科学的方法,即便到后世,也是这样做的,战争虽然因为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可是如何保证自己全盘掌握的战场局势,把对方打成聋子和瞎子,一直以来都是战争双方所追求的。
情报局,军方,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之中,通过各种的渠道,调集的大量的信息,不但包括了革命党每一个师的军官,也包括了大部分的战斗人员,一些技术兵种和装备,也是必须要把握到的,无数的密探和情报人员,积少成多的调查,形成了超过百万卷的资料,而这些会成为接下来的根本。
参谋们,不可能有时间,把百万的信息,全部都拿出来,进行分类组合,这没有时间,好在,参谋部把很多的工作都走在前面,在调查革命党的情报的时候,有针对的,还做过一些小小的预案,多是一些总结性质的,这些加在一起,就成为了对革命党的大规模预案的基础了。
短短的几年,西北军从一个普通的民团武装,逐步的崛起,经过了训练和装备的改变,跟所有中国军队完全不一样了,借助着无线电,先进的参谋系统,加上无孔不入的情报,很多时候在战争没有爆发之前,就已经提前做好了一系列的预案。一方有准备。一方只是仓促应对,对一切情况都茫然不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参谋部这边,拿出了之前半成品,逐步的构筑最基础的应对方法的时候,石磊继续的坐镇情报局,统辖情报局的接下来的工作。找到了日军的两个旅团,情报局在山东方面的任务,就剩下确定日军主力的进行方向和速度。防止对第一军突然的袭击了。
大军的突进,不用刻意的来观察,日本人也不会脑残到化整为零,这样情报人员的安全度大大的提升了,准确度也在上涨,他们只是负责山东河北交界的地方,一旦越过了山东的地界,就属于是战区了,不用他们出马了。第一军的侦查部队会把侦查工作接手过去,他们只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既然山东这边,暂时不需要情报局多做什么。只是静静的等待,等待的日军撞上山东构筑的铜墙铁壁。眼下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革命党又出了这么个幺蛾子,不自量力的想要挑战西北的铁路节点,虽然西北从上到下,都不认为革命党能够突破的防御,攻击到西北的节点,但是必要的重视还是要有的,很自然的把目标放在了南方。
相对于北方的北洋。南方更容易布置,北洋再怎么。也是从清王朝转变过来的,大部分的北洋军官,在清朝时候就开始带兵了,有的甚至还管理过地方,转变成北洋之后,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完整,没有过多的招人,管理体系清理掉了原来属于清政府一系的腐朽的官员,可是取而代之的,则是北洋培养出来的一批官员,除了很少数心向的西北,愿意主动跟西北联系的,成为了情报人员和反正人员之外,剩下的,就只能够依托固定的城市渠道了。
故而,对于北洋,西北方面的渗透是有,却没有南方这么的厉害,用的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的方法。革命党这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革命党本就是因缘际会,不少不过是地方土豪,逐步的占据位置之后,各方面都不行,缺人的厉害,为了稳定地方并且保证一定的财税收入,只能够大量的招募。
如果在当时中国的三大势力之中,比人才的数量的话,西北绝对是佼佼者,不但人口基数庞大,合理而出色的培训,是人才出现的基石,趁着革命党大肆招募的档口,西北抓住这个时间,大肆安排了一批人,所以,对于革命党来说,任何稍稍扩大一点的消息,对于西北而言,都是不设防。
在石磊的坐镇之下,遍布在整个南方的情报网络,一下子从静默的状态转为了运转,这是关系到南方的一战,只要瓦解掉革命党的进攻,顺便打击到革命党的中枢,中国的统一就会完成,不是后世历史上,gmd那种的名义上的统一,西北的统一,从来都是实际上的,6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大批行政人员,加上西北银行囤积了足够的资金和物资,即便统一了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在西北出色的制度和资金的后盾之下,这些区域会很快的完成改造,并且在半年到一年之中,成功的融入到西北的体系之中。
本来,秘密跟德国结盟,会在一年之后,正式亮相,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之中,正式的加入战争之中,当时就有了解决南方的想法,只不过要找到借口,甚至顺着这个借口逐步的蚕食,解决南方的时间点,被定位为了1年到1年半,彻底消化的时间则在两年到两年半。
现在没等西北动手,革命党就首先的动手了,不但给了西北借口,也给了西北机会,攻击的一方,总是会先出手,也会最先露出破绽,特别在双方不对等的情况下,龟缩防守才是最正确的。
情报局的情报人员,遍布在南方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已经混入到革命党内部,已经身居高位的,更是从上到下的渗透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