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个任务(终)(2/2)
两者,都需要借助着哈比的力量,这一次哈比去欧洲和北美,除了会收购包头急需的一大批机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进一批先进的学者,之前在上海,跟哈比商定的时候,选择的面,只是急需的,比如机械方面,冶炼方面,还有轻工业方面的人才,现在,有学科带头和三酸两碱,在农业方面和化学方面,也必须要完成侧重,这样的话,招收的人员就多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可它在整个世界的地位不高,只有低层次的商人,或者说是混不下去的,才会来到这里,欧洲和北美,还是世界的中心,除非发生战乱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很少有人会选择来到中国,借助着钱,或许能够吸引一批,这些人的水平,恐怕很有限。
万里之遥的事情,是杨元钊预计不了的,也是左右不了的,只是把现在的一些改进,通过电报的方式,告诉了哈比,对于出国的细则,做了一个调整,大幅度增加了三酸两碱等化工设备的比例,也把人员向着化工和农业方面倾斜。
哈比的电报很快就发回来了,并且简单的讲了一下他现在的收获,上海那边,德美洋行已经深深的在租界扎下根来,除了之前洋行总部,甚至出资,在外滩之上,购买了一座巨大的建筑,这个刚刚完成的不到10年的建筑,位于外滩之上最核心的位置上面,之前,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即便是在租界当局的帮助下,也花费了600万银元的价格,才买到了这个庞大而美丽的建筑,这个价格,可比之前的花园洋房高出数百倍。
换了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总部,德美销售策略也发生了微微的变化,最大的生意,还是军火,但是其他的也开始兼顾,从德国本土,还有美国组织的一些货源,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这些绝大部分会运到包头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作为德美的日常销售,在上海新的总部之中,进行批发和零售,甚至借助着杨家和尉家的渠道,初步的在整个华东,布置销售网络。
之所以这么麻烦,杨元钊是准备提前布置营销网络,无论是水泥厂,未来的钢厂,棉纺厂,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一旦顺利投产,并且走过试运行,每天产出的物资将会是惊人,虽然这个时代的中国,是绝对的买方市场,工业数量的产品,也不是一两个省份所能够承受下来的,为了避免好容易形成的产量,变成因为商品数量庞大的而造成的危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