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伐木(1/2)
在这个无人的山坳之中,活动的部队除了这部分警戒的力量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在忙碌,他们的工作,跟警戒,跟宿营完全无关,就连人员都是之前就挑选好,在整个行军的过程之中,都被命令休息,所以昨天晚上的行军,他们基本上都在睡眠之中度过,一晚上休息,不能说很好吧,也算是不错了,此时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们被命令前往森林的深处。
装甲军团的行动,就是这一点好,寻常陆军一晚上行军,不管是任何人,都是人仰马翻了,即便是轮班休息,也必须要有人顶上去,连续几天下来,铁军也变成软脚虾了,故而在大陆军时代,日夜兼程的行军,只有在特殊的地方,出奇兵的时候才会用到。
机械化部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虽然在装甲上面,休息比不上营地之中,可是经过了中国的改装之后,舒适度和噪音大幅度的减小的情况下,暂时休息是可行的,甚至一些神经比较粗大的,休息的还很好。
当然了,这部分人的任务不是为了打猎,虽然说密林有很多的动物,可是要依靠打猎来补给,这几乎是杯水车薪的,在寂静的狂野,枪声还是可以传播的很远很远的,所以在彻底的进入到加拿大的无人区之前,对于新一军来说,除非是必要,否则不许开枪。
这部分人的任务很简单,伐木,在密林深处通过伐木,清理出一片足够大的区域。在这一次宿营之中,为了保护装甲部队,他们选择的是一个充满了高大乔木的密林,空投的要求就是有一片开阔的降落场,未必一定要平整,最起码要在空中的视线之中,可以看到,空地是最好,毫无遮挡,即便是因为风力的关系,让空投物资偏离了一点,可以可以很快的收集起来。
这一部分精心挑选出来的人员,需要在密林之中,开辟出最少50个降落场,每个降落场不用很大,只要有直径30米的正方形就可以了,也就是900个平方,降落场会布置在密林深处,用无线电引导和地面布置相结合的方式,给空中飞机指引目标,方便飞机寻找到目标。
50个空降场,可以接受飞机的空投,即便按照每分钟,每个空降场投放2个空投物的效率,一个空降场一小时最少可以接受60吨的物资,这样效率不低,一般而言的,飞机回用一个小时完成空投作业的,而这部分的空投物资,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新一军主要的补给来源。
全部用空投来补给,这样补给方式几乎是划时代的,即便在二战时期,也没有出现这样空投补给的方式,哪怕二战是空降兵的第一次尝试,可是大部分的空降兵,都是死的很惨,无论是美军的空降师,还是德国的空降师,往往被空投在争夺比较大的区域,没有补给,没有援军,就只有他们,死亡率极高。
偶尔几次大规模的空投,在围困的部队,给予部分补给空投,主要解决急需要的物资问题,这样的空投,对于地面部队是杯水车薪,最多起到了苟延残喘的作用,事实上,没有几个部队,在空投的帮助下,反败为胜。
到了二战之后,伴随着空军力量的加强,空投的意义开始加大,在50年代,在远东发生的那一场战争之中,被五六倍的重兵围困,人仰马翻,几乎已经到了绝地美军,生生的用空投和空袭,杀出了一条血路,保住了美军没有一个整编团被歼灭的名头,当然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一个团几乎被打的半残了,而空投付出的代价也巨大,消耗了大量燃油,还有部分被击落,大部分的空投物不是落在美军的头上,而是落到了包围部队的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距离这个时代,还有半个世纪,按理说,科技相差会非常巨大,中国的科技实力,即便比不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军,也相差不大,特别是在特定的领域,比如说空军方面,一部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美军。
起飞重量超过90吨,最大载重在30吨以上的战略轰炸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或许有可以匹敌的,在续航里程和平稳性上面,远远不如,毕竟中国已经开始使用涡轮螺旋桨的发动机了,这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发展起来技术,因为整个世界空军,已经进入到喷气式,以马赫作为速度单位的前提下,没有办法进入到军方,却因为节油这一个独特的性质,成为了后世大型客机的标配,可以说有些生不逢时。
可是在这个时代,在整个世界都没有进入到活塞式的高峰时段的时候,中国跨越式的进入到了涡轮螺旋桨的时代,在单位航程和速度的燃油消耗上面,他完爆活塞式发动机,或许在速度和爆发力上面,微微有些不足,可是大型轰炸机和运输机,从来都不是靠爆发力来取胜的。只是这么一个优点,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油空间,或者增加航程,这两者,无不是战略运输机和轰炸机最关键的地方,也因此,中国几乎有了巨大的纵深攻击能力和远距离投放能力的。
目前新一军5000辆以上的坦克,按照消耗的燃油和各种补给加起来,每天的消耗在1800吨左右,有战争的情况之下,甚至可以激增到2400吨,这样已经足够整个装甲部队的消耗,如果使用战略轰炸机的话,60架左右,就可以了,这样小的批次,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困难,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大量的燃油,这无法同其他补给物一样,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的投放。
作为易燃物品,燃油碰撞之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