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中华鸡血石(下)(2/3)
仔细察看。看一眼就下意识地认为东西一定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那种蝈蝈葫芦,可结果却听贺青说东西或许另有来头。“确切地说,这是葫芦器,也有人把它叫做‘匏器’,蝈蝈葫芦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匏器都是用来装玩蝈蝈等鸣虫的,有些跟乐器有关,有些就只是工艺品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用途。”贺青一五一十地解说道。
贺青所谓的“匏器”,又名“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玄烨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
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领导标新。风神别具。
“匏器?”林海涛惊奇道,“原来这就是匏器。我以前听说过,也见过。但都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些匏器都很大,有些大得像葫芦瓶一样。”
贺青说道:“也有小巧玲珑的,就像这个。海涛,你好好看一下,这个葫芦器表面上的雕饰是不是很美观?从它的包浆来看,又能肯定它是一件年代很老的葫芦器,所以我想它应该价值不菲。”
“给我看看。”林海涛很好奇地说道,听贺青那一番解释之后,他突然对那东西大感兴趣了。
“嗯,你看。”贺青将那个匏器递给林海涛,让他看个仔细。
东西拿到手上后,林海涛才豁然感觉到那股厚重感,从它上面油润的包浆看来,一定是备受人珍藏和把握,不然不会留下这么强烈的岁月痕迹。
随后林海涛对着那东西细致入微地察看了起来,发现塞口和外表上的雕刻精美绝伦,配合着葫芦的天然痕迹,看上去真的是巧夺天工。
“青哥,这个东西越看越漂亮啊!”林海涛赞叹道。
贺青点头道:“是的。能雕得这么好,手艺不同凡响,很有可能是出自名家之手。像这样一个匏器,如果遇到识货的买家,那卖出一个高价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这话说得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是照实陈述,因为刚才他已经通过葫芦上面的一幕幕影像察看到了有关信息,知道手上的这件葫芦器是件珍品,几百年来,不知道被多少大玩家把玩过了,能落到他手上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缘分。
“我现在终于知道你刚才为什么出手那么大方了。”林海涛笑盈盈地说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眼力好的看一眼就能认定一件东西的好坏,而像我们这种半吊子货,看都看不仔细。”
他终于领悟到什么叫做“看走眼”了,摆在眼前的一件好东西却偏偏看不出来,而贺青却仿佛有一股敏锐的嗅觉,好东西的气味他都闻得出来。
看完之后,他把东西递回给了贺青。
贺青说道:“鉴定是一件非常需要用心的事,半点也马虎不得。不着急,慢慢来,以后总会找到感觉的。”
当下两人一边说一边朝“秦淮古玩城”走过去,随后他们踏入了古玩城。
偌大的古玩城里面虽然有着浩瀚的古董,但是逛一圈下来之后,贺青却连一件古董都没有看中,他便只有放弃了。
从古玩城走出来之后,林海涛说道:“青哥,我刚接到一个电话,有个老朋友想找我聊聊,我们过去见他。我约他在距离他家最近的一个古玩和玉石市场见面,不知道你走累了没有,想不想去。要是不想去那就算了,我打电话跟他招呼一声。”
贺青毫不犹豫地摇头说道:“不累,既然人家找你了,那就过去,就当是去玩玩了,反正现在时间还早。”
他意犹未尽,既然还有一个古玩市场,那去走走正合他心意。
于是他们两人驾车前往另一个古玩市场,没过多久便赶到了。
车子停下来,贺青从车上走下来后,林海涛对他说道:“青哥,你在这里等等,我去接一下他们,很快就过来了。”
贺青点点头道:“嗯,好的。”
随后林海涛便道别走开了,而贺青留在原地耐心地等候。
蓦地里,他不经意地四处张望间,一眼扫见了一堆人,只见那些人围在那里,似乎在看什么热闹。
贺青有些好奇,便不由自主地走了上去。
此处古玩街虽然比较狭小,但是街边还是有不少古玩店和玉器店,路边还可发现规模不一的地摊。
那许多人围聚在那里看热闹的正是一个地摊,想必摆出的是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人的目光。
贺青悄然走了上去,并插入人群张望。
他随即留意到了,人群中有一个地摊,摆摊的是一个装扮土里土气的年轻人,神情瑟瑟的,像极了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乡下穷小子。
引起贺青注意的当然不是那个外表很土的摊主,而是地摊上摆卖的东西。
那却不是古董,而是一块玉石,那石头带血色,颜色和形状都甚是奇特。
“鸡血石?!”
见状,贺青暗中大惊。
原来摆在那里的是一块奇石,晶莹剔透,鲜红艳丽,还是奇形怪状的,乍一看,确实是一块奇丽的石头。
鸡血石是奇石中的一种,上好的鸡血石殷红鲜丽,稀少珍贵。
对于如此珍奇的石头,贺青自然很了解,知道鸡血石很有名气,价值不菲。
上等品种的鸡血石原石是越来越少了,市场上极难见到,贺青很少发现,今日此时看到那么漂亮的一块鸡血石,那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