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狐仙(1/2)
关于平山,也曾听过同事说过一个关于狐仙的故事,应该算是个爱情故事吧。
故事的年代在抗日时期,而主人公是附近的村民,还是个11岁时就父母战死、被村里人拉扯大的青年。
这名青年名叫王召龙,自从他父母走后,唯一的亲人爷爷也受不了打击去世了,村里的的村民就成了他的亲人。吃不到饭,村里就凑粮食给村长,所以他就在村长家生活,从小他就和村长的女儿一起长大。上不起学,村里的私塾先生就让他每天晚上去先生家里学习。王召龙很勤奋,白天放牛、割草、晒谷子,晚上就去先生那儿读书。经常可以看到白天他放牛的时候拿着草根在地上写字。
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村里人可谓是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眼看王召龙都快二十岁了,因为太过于贫穷,还没有姑娘肯跟他。
可能会问他都这么大了,人还很勤劳怎么会穷呢?这王召龙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平时自家收的粮食都会分发给村里吃不上饭的人,他自己却过着吃不饱饭的生活。
王召龙在村里的人缘和口碑很好,看他找不到媳妇村里人都替他着急,可他自己却乐在其中,并不着急。
终于在村里人的撮合下跟本就青梅竹马、村长的女儿在一起了。村长的女儿名叫王依萍,因为从小就很照顾王召龙,所以婚后他们的感情很好。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婚后没多久,还没来及要孩子,村里就有人来征兵了。那时候像王召龙这般大的人,听说征兵都是早早的就躲了起来,毕竟没人想上战场流血,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回来。
偏偏王召龙是个例外,因为父母就死在鬼子的手里,不顾村里人和王依萍的阻拦,毅然选择去战场。
那天临走的那天,村里很多人哭着送走他,告诉他一定要活着回来。王召龙回头的瞬间看见妻子躲在角落里偷偷的看他,从不流泪的男子汉,在转过身时流下两行泪水。
一晃在战场上就是三年,快要过年的时候王召龙回来了,他回来的时候想,一定不能把战场上的艰辛告诉妻子,毕竟他好好的活着回来了。
不知道妻子现在怎么样了,这几年在外面也写过很多家书,却没有回信。
回到故乡的兴奋使得王召龙几乎是狂奔回去的,可是他到家后除了看起来更苍老的村长,却没见妻子,他找了一圈没有找到,他慌了,问村长王依萍去哪了。
老人顿了一会才红着眼睛说走了,说是王召龙走的第二年就得了大病,葬在平山上。(当时的农村医疗很差,没能救活她)
在战场上铁骨铮铮没有流过泪的汉子再一次流泪了。他跟着岳父去了山上,趴在坟头痛哭,村长见状也是红着眼睛摇摇头回去了。
天黑了他也不肯走,依旧是在坟前跪着,第二天村里的人就过来拉他回去,他不走,是被抬回去的。
只是村里的人总不可能一直看着他,村里人走了他又回到坟前跪着哭。村里人无奈,只好给他送饭,只是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这样下去一个活人怎么能够受得了,很快王召龙就瘦了一圈。
村长也是过来劝,说是人死不能复生,劝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以后自己没了女儿还要失去一个儿子,以后没有人养老送终。
说到这里,老人也流下了眼泪,毕竟王召龙从小也是他拉扯大的,算是半个儿子,王召龙这才说晚上回去。
只是到了晚上,王召龙还是不肯回去,哭诉着思念,恨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去参军,没能照顾好她…
可能因为两三天没有东西下肚,又悲伤过度,此时的王召龙已经意识模糊了。就在这时,他看到妻子王依萍款款向他走来。王召龙以为自己看错了,以为是梦,揉了揉眼睛,再看确实是妻子,她用温柔的声音说:“别哭了,我不是在这里吗?咱们回家吧。”
可能爱情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王召龙也不管她是人是鬼,就带回了家。老父是在家门口等着的,看到王依萍的时候非常惊讶,但是却没说什么。
第二天的时候,老父把王召龙叫了出去。告诉他,王依萍是自己亲手埋的,这个回家的王依萍不是人!王召龙并不慌,问老父,王依萍不是人又是什么呢?
老父被这么一问,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说是鬼魂吧,王依萍看的见摸得着,也不怕光,而且还吃饭。哪有鬼魂是吃饭的?难道,是游尸人?老父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王召龙闻言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就转身走了。老父也只能摇摇头叹气,希望她不会害王召龙吧。
转眼又过去了三年,夫妻二人除了平时的劳作,闲来无事的时候总喜欢对诗,最重要的是家里添了个千金。老父本以为日子会这么平静地过下去,直到有一天,外面来了个讨饭的。那个年代有过路人上门讨饭是很正常的事情,老父也乐意给他们口饭吃。
那人吃好饭后,把老人拉到外面说,你家儿媳妇不是人!老父就说道,不是儿媳妇,是自己的女儿,前些年病死了,不知道女婿又从哪拉她回来。明知她不是人,眼看这些年也没有害女婿,他也就没有当回事。
那讨饭的人又说,不是人家害你,是你家女婿在害她!老父就不解了,女婿待她一直很好,夫妻感情也很好,怎么就害她了呢?那人说,你女婿带回来的是个修炼多年的狐狸精,现在跟你家女婿一起生活,还生了孩子,道行都快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