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美幻时代》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美幻时代 () >> 44.第44章 偶然兴趣喷发,即乐理与视唱练耳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135792/

44.第44章 偶然兴趣喷发,即乐理与视唱练耳(2/3)

题的答案吗?”,黑衣男生哭丧着脸,低着头杵立在那不说话。他当然不知道答案,大学生上课,座位是自己选或者说抢的,想认真学习的自然是坐到前面,后面都是不怎么想好好听讲的,他个子矮还坐在最后面,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坐在前面,充当乖乖生的,完全是为了增加曝光率,混个脸熟,期末考试后好去老师家门口堵他,打悲情牌,当然,这种情况风险很大,随时要冒被老师提问的风险,而有的则完全是为了和女生搭讪,像段瑞王卫国这种就是。

老师也觉得这样有些伤人自尊,无论怎么说是自己的失误,所以没有再说什么,让他坐了下去,换了下一个同学,这一回学聪明了,他选择了前排的同学,这样至少不至于再闹这么一出。这回叫起来的是段瑞,段瑞虽然跟着林栖坐在了前面,其实根本没有好好听讲,目的只是为了和女生搭讪,站在那吱吱唔唔的回答不上来,王卫国在旁边偷笑,见此情形,林栖赶紧轻声提醒,段瑞耳朵倒是灵光,断断续续地回答上来,老师望了一眼林栖,满眼都是赞许之色,他当然知道林栖才是那个幕后推手。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林栖更是坐直了身子,表情更加专注。林栖虽然唱功欠缺,但是大有向作曲和乐器表演这方面发展念头,可以说非常贪心,拼命着吸收有关音乐的一切养分,只恨两个耳朵不够长,有些纷乱的课堂纪律,多少对他有些影响,但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老师示意段瑞坐下去之后,继续讲课,“大家来学习音乐,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叫做音乐?”,老师看除了少数几个学生认真听讲之外,大部份都是在聊天,他决定先把教科书上的课程先放一下,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这个问题显然难倒了不少人,就是林栖也很疑惑,要说音乐包含的东西太多,歌剧、独唱、合唱、协奏曲、交响乐、流行音乐、饶舌等等等等,都可以叫作音乐。

老师说道:“所谓音乐就是以一系列有固定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表达人类感情的一门艺术。”,他给出了标准答案之后,在黑板上写上一串音符,然后用不同的曲调演绎一番,同样的音符,在老师的嘴里发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曲子,这让同学们顿时有了不少的兴趣,纷纷停止了聊天,望着老师。

老师看这一招果然管用,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一支曲子里每一个音符都有着其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去掉一个或者增加一个,可能整个风格都会改变,并且音符的频率分类很多,主要有高频和低频,这种频率的差别可以构成音乐的高低错落,与众不同,由此形成了一首歌的乐曲风格,同样的曲子,同样的音符,可以有不一样的演绎,这种差别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一旦唱出来,就显而易见了。”

“现在流行一种东西,那就是用七个一样的玻璃杯,装上不同的水量,然后用筷子敲击,可以发出类似音符的东西,我不知道同学们认为这是不是音乐,若说是,但是这种东西发出的声音是没有固定音高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探讨一下。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本世纪中叶西方流行的一种‘偶然主义’的音乐派系,如果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某些音乐游戏,这些游戏用掷骰子的办法,从事先安排好的各种小盒子中取出不同的音乐片断,然后拼凑成曲。20世纪现代派作曲家据此加以发展,将偶然性夸大到决定性的地位,产生各种偶然音乐。”

“这种偶然音乐说,跟中国的一些元素是密不可分的,创始人j?凯奇的钢琴曲作品在其乐谱上的音高、时值等是按中国的《易经》以及由三个金钱占卦来决定的,这个创作理念,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偶然性。1954年,凯奇与人合作钢琴曲《33分46.776秒》,演奏时用了两架钢琴,演奏过程中随时往琴弦中塞进橡皮、铁钉等物件,以期用挤擦、猛击等种种方式发出声音,以期达到一种随机混响效果。他的最极端的作品如《4分33秒》,虽然声称可用任何‘乐器’演奏,但实际上演奏员只在台上沉默4分33秒即告‘结束’,在此期间音乐厅里偶然出现的任何声音都算‘音乐’。到了后期,更有一种就是大型交响乐团演出前到后台扫一些垃圾,然后把这些垃圾塞进钢琴和各种乐器中,这样吹弹出来的声音偶然性加大,整首乐曲的风格变得朴素迷离无法把握,偶然性大大增加,与规律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些又是不是音乐呢?在我的眼里,这些都是音乐!”

老师的这一番话,开始时,给出了关于音乐的标准答案,接着又将自己所说的音乐标准答案否定,给音乐指出了另一种可能的发展空间,同学们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的东西,自然兴趣浓厚了起来,林栖更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大学课堂里,还真有他不知道的超乎常理的东西要学,看来要好好学习了,段瑞和王卫国则是有点不以为然,觉得老师这么说有点沽名钓意之嫌,举这样的例子纯粹是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有一位音乐大家,成名很早,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位大家的前期作品很受人追捧,后期反倒是渐渐被人冷落,不过,现在看来,此君的后期作品要成熟很多,我们要说的这个大家就是莫扎特。当时就有人问莫扎特,‘你后期的作品,似乎音符

状态提示: 44.第44章 偶然兴趣喷发,即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