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1/2)
觥筹本以为刘文静会带着自己去到晋阳府衙,没想到却随着轿子一路来到了刘文静的家中。
退去了轿夫和手下兵丁,刘文静客气地让道:少侠,请把。
觥筹笑道:大人不准备走走过场吗
刘文静也笑着说道:过场是给那外人走的,公子却不用。外面说话不方便,咱们屋内请便。
一进到院中,刘文静就命下人将觥筹的马儿牵过。
好雅致!觥筹望着庭中小苑赞叹到。那刘文静的庭院虽然不大,却栽种着毛竹和各种兰花,觥筹知道,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竹,其实并不适合在北方生长,但那刘文静家中却见到了竹子,可见其主人多么喜爱这种植物。
见觥筹盯着家中的翠竹目不转睛,刘文静说道:公子可知这竹之品格
觥筹谦虚道:只觉毛竹翠色欲滴,挺拔秀丽。却不知这竹还有品格
刘文静道:鄙人爱竹多年,深知竹之品格在于其节。峥峥之节,恰如君子行健。
与古人说话确实累的很。无奈只得应酬。
觥筹道:有节之人,恰如美玉,虽美却易碎。常行直心,因而易折。依觥筹看,确是无益嘞。
文静摆了摆手,说道:公子岂不知,人无节,则无义。臣无节,则不忠。君无节,则不信。国无节,则必亡也!少侠胆识非常,仗义嫉恶,正是有节之人,怎么反而不知这竹之品格
觥筹笑道:大人谬赞,觥筹今日只是一时义愤填膺,逞着匹夫之勇,岂能妄谈节操。觥筹只知凡事但随自己心性,不愿多想罢了。
刘文静拱手道:少侠性情使然,却是有节之人,某却没有看错哩。不知公子可是姓李
觥筹点了点头。将怀中书信掏出,文静一看便知道是李世民的亲笔,也从怀中掏出一书,递给觥筹。
原来那李世民早已飞鸽传信刘文静,让他好生接待觥筹。
哎呦!刘文静一拍脑门,突然说道:公子莫怪,咱们光顾着说话,却忘了入座,正是……说着拉起觥筹走进屋内。
公子用茶!
觥筹端起茶杯,有模有样地将茶盖捋了捋茶水,将浮起的茶叶滤到一边,用口一咂,只觉得清香扑鼻,沁人肺脾,其味与那茶摊前的茶水不可同之与语。
这是山西本地什么茶觥筹问道。
刘文静笑道:公子说笑了,山西土地却长不出什么好茶,此茶是西湖龙井。乃宫廷上品。在山西可是稀罕物哩!
觥筹觉得自己有点露怯,这茶自己却是不懂,自己以前很少喝茶,不过自从穿越隋朝后,每每喝茶,都觉得香不可耐。有人说,茶是酒的敌人,喝惯茶的人,一定喝不惯酒,喝惯了酒,却不能忍受茶的清淡与香幽。
觥筹生前就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可是不知为何,现在的他却喝不惯酒了,虽然也不讨厌喝酒,但是却没有以前那种兴趣。这不,那落雁楼王掌柜送他的上好老酒自己一路上却只是喝了小半壶,换作以前,早就见底了。
酒是纵情,茶是隐忍。酒是芳香,茶是清苦。酒是豪气,茶是韧性。酒是情义,茶是理性。
如果以前的觥筹是壶烈酒,那现在的觥筹却更像一杯茶水。虽然有时依然会火烈如老酒,但更多的却理性如茶。
至于为什么会变,直到很多年觥筹自己才想明白,可那时的他却又嗜酒如命了……
这是后话。
既然是宫中的稀罕物,刘大人何以弄得觥筹好奇地问道。
刘文静笑道:我有一好友,姓裴名寂,现任晋阳宫宫监。这些龙井可是他赠予我的。
觥筹故意露着坏笑问道:刘大人不怕落个公务私用的罪名吗
一句玩笑话,刘文静却严肃起来,觥筹以为冒犯了文静,却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刘文静见状不禁笑出了声:公子不必拘束,文静却另有心事。
觥筹问道:刘大人有何心事
刘文静压低声音正色说道:公子只说这龙井是宫中之物,文静品之却是公为私用。此话差矣!依某看,这区区茶水算得了什么,即便是那隋朝江山也不一定将来属谁哩!
啊!觥筹故作惊讶,低声问道:大人何处此言
觥筹当然知道这隋唐的更迭,只是不动声色罢了。
刘文静娓娓道来:文帝仙逝,炀帝即位。国家连年用兵争战,不修政德,民怨沸腾,是为失政。听信佞臣,残害忠良,上下离心,是为失信。大修行宫,恣意淫乐,不顾百姓水火,是为失德。国家以德为体,以信为行,以政为用,如今三者尽失,国家岂能不亡哉!
刘文静虽然思想封建,但眼光却是准得很,对时局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觥筹问道:这偌大的中国,满朝的文武官员难道就没有一人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吗
刘文静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奸臣当道,炀帝刚愎自用却又不修政德。朝野虽大,却早已上下离心。各路诸侯手握雄兵,各方势力又盘根错节,这拨乱反正岂有那么容易喽
觥筹故作惊慌地问道:小子本山野中人,世避桃源,如今恰逢乱世,若真如先生所言,日后战祸四起,小弟却欲以谁为依托呢
刘文静笑道:此问快哉!昔日好友裴寂与我谈论至此,亦有此问。公子少年英雄,前途不可限量。唐公子世民英雄慧眼,对少侠万万不会看错。但我观少侠却迷茫无主,竟说出不知以谁为依托的话,文静当真好笑话公子了!
这大叔……觥筹心中暗道:你却不知我比你心中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