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永城之夜(1/2)
永城兵马点兵的时候,是子时三刻。
此时春意尚浅,一轮冰冰凉凉的上弦月挂在屋檐梢上,安宁的永城浸在这一片凉沁沁的月色之中,地上唯有铁甲和刀枪的光在闪。大帐之内,烛火燃烧的声音响了一夜,冉安脸色凝重,面对着山河图沉思。
赵望予披挂甲胄,他与冉安身形相仿,穿着他的铠甲,其上铁甲冷冷,玄色底袍沉沉,将他整个人衬得如一把出鞘的剑,裹挟幽微森冷的杀伐之息,面上的疤痕似比往常深了几分。
帐中只有他们二人。
冉安以手遮掩了半张脸,露出来的双眸里含着深深的倦意,通红的眼睛忽然看了安然擦拭佩剑的赵望予,后者沉着冷静的神情稍稍安抚了他犹如被一把小火缓缓烧灼的心。
“赵都尉,你说丹阳精兵渡河来接。也就是我们需要驱驰到沧水之畔?”
赵望予点一点头:“我昨日接到丞相密信,军情攸关,此事我连晏夫人都未告知,丹阳兵马驰援之地在沧水之畔的迷津渚。”他立起身来,踱到沙盘之前,指尖一点,在沧水之畔划了一个圈:“迷津沙渚,江畔草木繁盛,春日之晨常有浓雾,数个时辰不能散。丹阳军别驾从事顾衍之将亲率五万兵马从下游渡河掩护,吸引追兵,阻拦抚州军的拦截,我等只需到迷津渚,有工兵和轻骑以小舟载人过河,半日可渡江。”
冉安的眼皮忽然一跳,隐隐担忧:“你说,抚州军会来拦截?”
即便是骁勇如他,听见白却衣率领的精锐之兵,仍旧心底隐隐不安。
赵望予颔首答:“必然。白却衣此人傲慢无比,视自己为沧水第一道雄关,冉将军若在他眼皮子底下渡江,只怕会让他视若奇耻大辱,如鲠在喉。”
见冉安眉心隐动,赵望予又道:“不过你大可安心,顾衍之从前是我的副将,深谙与冉安交战之道。丹阳府兵创立之初就在江畔设堡,有五十艘坚弩战船,以铁甲包裹,藏精锐之师,日能行百里,弩能穿战甲,极擅水战。丞相此次调动坚弩战船三十艘,领军的又是顾衍之,虽不能说必克白却衣,缠住他三日还是小事一桩。”
冉安听罢,长吐出一口气:“有丹阳军在,我就安心了。”
两人又议到行军之事,冉安最后还是听从了赵望予的建议,将永城的兵马分为两路,左军和右军,各自分派步兵四千,骑兵两千。他自己领左军,和晏清、赵望予一道,右军由他的爱将褚子兰率领,江敞跟随。两军在溯水、泗水处合兵,在元方山脉分兵过山地,两军犹如两条将穿过峡谷川泽的蛇,一走山阴,一走山阳,蜿蜒穿越,互相配合,到天合山下合兵,共越沧阴沃野。
一路是合到分,再到合的行军之法。
这一路最大的难关就是泗水和沧阴沃野。
夏国在泗水布有重兵,永城兵马又不谙水战,故而是一个难关。等到了沧阴沃野,最怕白却衣和追兵前后夹击,两地都必有死战。
冉安和赵望予二人前后从帐中走出来,兵马集结的声响之中,赵望予眼角余光一瞥,见晏清正立在营地一侧的岗哨上头,低头看着什么。
她没有穿战甲,只一身轻便的胡装,上身玄色齐膝大袖,下身裤褶紧束,蹬牛皮马靴,一头青丝高高竖起,此刻月光正笼着她白皙透明的后颈,显得格外单瘦。
赵望予一步一步,登上高台。
“你一个人在这里看什么?”
晏清将若有所思的目光对着岗哨下的一隅,那里有一个来回移动的身影,是冉安军中的士兵,他正在背着水,足有一人高的木桶里水光悠悠荡荡,他脚步踉跄,艰难的穿过一条巷子,消失在拐角之处。
“都吹角集兵了,他这是在做什么?”赵望予素来治军严明,最看不得冉安军中的松散风气,长眉一拧,便呼喝一侧哨兵:“还不去禀报冉将军。”
晏清忙道:“且慢。”低声对赵望予说:“我知道这个人,他名叫苏从南,是难民,也是孤儿。流落到永城中投入冉将军麾下时才十来岁,得了城西刘老丈许多照顾,前几日听他提起,说刘老丈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他很担心他走了,刘老丈喝不上水,故而想多打些水来。我见他来来回回,走了许多趟了。”
赵望予听她说完,叹了口气:“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由他去吧。”说罢便欲下楼,他走了两步,见晏清仍然站在原地不动,轻声催促道:“集兵了,冉安拨了两百个轻骑听命于你,速来清点。”
晏清忽问:“你说,明日知道冉安已经连夜撤军了,永城的老弱妇孺一夕之间曝于敌军之前,会是甚么情状呢?”
赵望予淡淡道:“本就身在乱世之中,听天由命罢。”
晏清没有动,她此刻望着安宁静谧的永城,看到远处黑暗的山麓将这一片鳞次栉比的屋檐所围绕,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听到鸡犬相闻的声音、风在回廊下盘着风铎的声响、隐隐的捣衣声、近处有些亮起来的屋中有人张望和议论之声。这一片泗水之畔的安宁净土,在冉安的羽翼之下靖人在北方的最后一片栖身之地,在明天天亮之前就将会化为乌有。
心忽然被不忍之情攫住,是她亲手促成了这一切。虽明明知晓就算是她不来,着一座世外桃源也依然抵挡不住夏、中山两国的夹击,很快土崩瓦解,然而无论如何,自己间接结束了它,总是不一样的。
晏清有许许多多理由说服自己——
斥候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