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测试(1/2)
陈耀鑫瞪大眼睛看着章岩,有些难以置信地问:“你真的是第一次坐诊吗?”
章岩笑着说:“我难道还会骗宋老师和师兄吗?有过坐诊实习我也没必要来这里浪费时间啊。”
“那你开张单方看看。”陈耀鑫在惊诧之余,也想看看章岩对中医理论学习到什么程度。
章岩二话不说,拿起笔就在方笺上写了起来,写了一会儿,又抬起头问患者,“痰里面有血丝吗?”。
患者浑身无力地点点头。
“吐出的痰有没有热腥味?”章岩看了看病人,又问。
患者摇摇头。
章岩又在药方上加了些药,然后递给陈耀鑫。
陈耀鑫一看,章岩开出的是治疗痰热郁肺的典型药方“清金化痰汤”:黄芩45克、栀子45克、桔梗6克、风化硝6克、去心麦门冬9克、贝母9克、橘红9克、茯苓9克、桑皮3克、知母3克、炒熟瓜蒌仁3克、天门冬3克、阿胶3克、葶苈子3克、甘草12克。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患者痰中有血丝,加了天门冬和阿胶,患者有便秘,加入了葶苈子、风化硝。
陈耀鑫更加感到诧异,连连点头,并迅速在方笺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让病人去交费后到药房取药。然后看了看章岩,笑着说:“看来章师弟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遣方用药已经掌握得很透彻了。”
“理论上的东西基本记住了,但临床诊治特别是遣方用药方面还要跟师兄多学习。”章岩谦虚地说。
“那你说说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起因看看。”陈耀鑫有心考一考他。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整理分类,咳嗽有下列临床表现和起因。
急性咳嗽,伴寒热症状者,多为外感所致,有风寒、风热、燥邪等病因。
慢性咳嗽,伴喘促、心悸、胁痛等症状者,多为内伤所致,由肺或其他脏腑病变所引起。
昼咳甚: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多为外感咳嗽。
晨咳甚: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夜咳甚:黄昏或夜间咳嗽加剧,单声咳者,多为阴虚咳嗽若咳嗽伴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痰,心悸气喘者,多为水饮凌心射肺所致。
咳声响亮,为实证咳嗽咳声低怯,为虚证咳嗽咳声重浊,为风寒或痰浊咳嗽。
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寒内热即寒包火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干咳少痰,多属燥热或阴虚。
咳而痰多,多属痰湿或虚寒。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
咳痰黄而稠者属热。
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
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
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
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
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
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厉害,太厉害了!难怪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师弟竟然能一字不漏背出来,这一点比我强多了,我到现在也还不能完全背出来,只能记住主要的一些要点。”陈耀鑫向章岩竖起了大拇指。
“其实,我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也不知道在实际诊治中该怎么应用,特别是对药性和配伍方面,认识还很肤浅,日后还需要慢慢向师兄请教。”章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现在刚开始学习中医,先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逐步通过临床实践来积累、巩固和提高,最后再总结、归纳、突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见解、技艺、单方,甚至可以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中医门派。”陈耀鑫笑着说。
这时,一位频频打呃嗳气的中学生在一位中年妇女的陪同下走进门诊室。章岩请患者坐下,随后问道:“这位同学哪里不舒服?”
“医生,他吃饱饭以后总感觉到胃部很胀,有时候痛得很厉害,而且吃完饭后老是泛酸水,每顿饭起码要泛67次,还不停打呃嗳气。”那中年妇女说道。
章岩请病人张嘴伸舌,见他的舌头殷红,舌苔泛白。
章岩先让病人的把左手放在桌上,在他的腕关节背垫上布枕,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细细感知着患者的脉象,为弦脉兼滑脉。接着又给他的右手把脉,几分钟后,心里就有了基本判断。
“看病症、舌苔和脉象应该属肝胃不和。”章岩看了看陈耀鑫说:“请师兄指教。”
陈耀鑫在四诊合参后,微笑着向章岩点了点头。
章岩见陈耀鑫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立即伏案疾书,开出了一份单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苏梗15克、浙贝15克、鱼古30克、砂仁6克、蛇舌草15克、麦芽30克、法夏1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即可。每日一剂,连服20日。
陈耀鑫看了章岩开出但单方,非常满意地连连点头,忍不住夸赞说:“章师弟对四诊合参和遣方用药都理解和把握得非常到位,诊治水平不亚于很多主治医师,已经完全可以出师了,没必要在见习和实习上浪费功夫。”
“师兄谬赞了,我现在应付一般的病痛马马虎虎,遇上疑难杂症就说不准了。何况宋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