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西医之辩(1/2)
“小岩这种体系划分,既简单明了,又逻辑性强,而且符合中医的实际和生命科学的客观规律,涵盖了古今中医的体系结构,也为今后中医的理论创新和科学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构建科学的中医体系,规范中医理论研究,促进中医科学发展,激发中医应用创新,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韩波向着章岩高高地举起酒杯,“来来来,小伙计,我敬你一杯!”
“老韩说得很对,我非常赞同。”宋奕阳接着说,“古中医体系结构中的医理、医道可归入基础理论,而心理疗法、精神疗法、祝由、符咒、命理、风水等等可归入应用体系的辅助疗法中,也可以另外划分一个其它疗法,这个体系的结构就非常完整了。”
“当前,我们的中医科研和理论探讨表面上看起来兴旺繁荣、热闹非凡,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临床应用,只看到眼前的细枝末节,都在往牛角尖上钻,往往局限于对古代医学典籍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没有谁去从宏观和全局上对中医体系结构进行一个科学的划分和界定,包括政府卫生部门和全国中医协会的高层虽然一直在呼吁要挖掘、拯救、振兴中医,但都忽略了对这方面的统筹谋划和整理归纳,这真是我们中医界的悲哀。”陈耀鑫也感叹道。
“这也是我们的中医为什么没有与时俱进,难以走出国门,甚至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说到这,宋奕阳的情绪有些低落。“当然,我们的医疗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宋奕阳正是因为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了中医的理论研究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理论体系不完整,才产生了要在这方面开展研究的想法。但由于这个研究方向内容太庞大复杂,需要的资源太多,自己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这次为了抢救失血过多的病人,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韩波只得请章岩来,运用玄元功激活重伤者体内多个器官的造血机能,施行自补血救治的方法,成功地挽救了伤者的生命,把宋奕阳内心孕育多年、已经隐约成型的一个执念给诱发出来。
“好在宋老师和小岩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快就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了,可喜可贺!来,我敬两位一杯。”陈耀鑫举起酒杯,与宋奕阳和章岩碰杯后一饮而尽。
陈耀鑫跟宋奕阳学中医这么多年,当然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但过去大家都忙于工作,对中医体系的认识也不够全面深刻,开展中医科研也只能以临场案例为主,根本没敢往中医体系建设这么大的题目上想。
“要形成一整套中医体系的理论,卷轶浩繁、工作量大,你也必须参与进来。”宋奕阳仰头喝完一杯酒后,夹了一口菜边咀嚼边看着陈耀鑫说。
“这项工作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构筑一个大的全局性的中医体系结构,把框架、骨骼和主干搭建起来,形成第一个成果。第二步是在框架上添砖加瓦,填充养料、肌肉、枝叶,成为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形成第二个成果。”章岩几杯下肚,显露出意气风发的神态。
“明天开始就要着手展开前期工作,拟出工作计划,列出中医体系的结构框架并进行补充完善,再按照这一框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工作量最大的应该就是对中医古籍、民间药方的搜集、整理、分类,耀鑫你在这方面要多干点。”宋奕阳郑重其事地吩咐陈耀鑫说。
陈耀鑫神情激动地看着宋奕阳,然后庄严肃穆地点点头。
“其实,古中医有很多道源、哲思、至理、精华,在西医盛行、贬中卖祖的年代,这些都被当做糟粕扔掉了。特别是当今中医里面的学院派和崇西派,更是对古中医除医学典籍以外的东西视作毒蛇猛兽、灾星祸水,避之尤不及。而医疗市场化、医术仪器化、医药暴利化也导致了中医西化、伪化,真正的中医反而迅速衰落甚至渐趋消亡。”说到这里,宋奕阳简直是痛心疾首、义愤难平。
“从医学的本源和机理来说,中医从生命整体观念和自然辨证思维出发,以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生相克、作用依存、动态联系、浑然一体并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一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承认内部与外部的联系,强调阴与阳的平衡,考虑动与静的结合,辨析因与果,区分现象与本质,形成一套以独特的预防为前提、调理为根本、治疗为手段、多法并施的生命科学体系。
而西医则从症状、表象和速效出发,着眼于病灶和局部,就病治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根本没有考虑生命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生与克、因与果、内与外、动与静、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的逻辑辨证关系,依靠的是仪器设备和经验数据,千篇一律地以药物和手术来对待所有疾病。
中医看的是整体和本质,病人是一个成长的生命;西医看的是局部和表象,病人是组织器官的拼凑。从生命的本真和机理来说,中医才是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章岩接着宋奕阳的话题说道。
“当然,西医也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病灶查找、病理分析以及急病、重病的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制药的批量化、用药的定量化、手术的精细化等方面,中医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暂时还难以与之抗衡。”韩波也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说西医和中医的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