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入学(1/2)
暑假一眨眼就过去了。开学季到来,京华大学的校园内外热闹非凡,通向校门的公路上车水马龙,从几公里外的地方就开始行车缓慢,甚至不时会发生拥堵。而校园内则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为一个大学生的世界、青年人的海洋。
按照校方通知的开学时间,章岩、黄华山、李庆丰和贺俊明4人约好一起乘坐高铁,一早就抵达首都。出了高铁站,在义工学长、学姐的引导下,他们乘坐学校计算机系派出接新生的专车来到京华大学电子计算机学院。他们的家长们本来都想亲自送他们来学校,见4人有伴,返程高铁票也难买,于是就让他们结伴相互照应,就没送过来了。
他们循着院系的引导牌和义工学长、学姐们的指引,虽然交费、办学生卡、领教材、取宿舍钥匙等地方都要排队,但人多好办事,他们分工合作,1人看行李,3人排队,很快就办理了入学手续。
4人住在同一栋宿舍楼,房间也在同一楼层,而且靠得很近,章岩住302房,黄华山住305房,李庆丰住306房,贺俊明住308房。他们来得比较早,房间的其他同学还没到,于是一起动手,整理好4人所在房间的卫生,各人铺好自己的床,见没什么事做,就一起到校园逛逛。
“第一学府就是第一学府,校园真大,简直就是一个城中城。”李庆丰感叹道。
“全校师生加起来起码几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规模了。”贺俊明看到一栋接一栋的学生宿舍楼,伸了伸舌头说。
“这里的学习、生活、研修的条件也应该是全国大学里面最好的吧。”黄华山看着路边的研究生楼说。
“最关键的是,这里人文气息浓郁、学术底蕴厚实。”章岩多年的愿望实现了,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里是第三食堂,估计校园的食堂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吧。”黄华山指了指道路旁边的第三食堂说。
“学校食堂都是面对年轻的大学生,除了要干净、卫生,最重要的是氛围和情调,至于色、香、味、鲜和品种等等还在其次。”贺俊明说。
“图书馆在那!”章岩指着前方说道。不容置疑,他的视力是几个人中最好的。“以后这里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了。”
“这里的藏书应该是国内大学图书馆中数量最多、品种也是最全的吧。”黄华山也对图书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估计有很多花州市图书馆找不到的书籍在这里都能够找到。”李庆丰对这个图书馆期望值很高。
“咦,前面是沐心湖,我们过去看看。”章岩看了一眼路边的引导牌,惊喜地说道。
沐心湖是京华大学的最出名的几个地点之一,是历届大学生们晨跑、练功、早读、恋爱时最喜欢去的场所,国内很多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在报道京华大学时,经常会把沐心湖作为主要的取景对象。
沐心湖的水体面积非常大,学校专门修建了一条宽约5米的人行环湖路,路的两旁种满杨柳和各种花草,靠湖面一侧建有一米多高的通透式护栏,环湖路每隔200米左右修建一个草坪,里面设置了一些固定座椅,师生们可在此阅读、思考、探讨、锻炼、休憩。在湖心有一个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的小岛,两条总长约300米的九曲桥在把小岛和两岸连起来的同时,也把沐心湖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且两个湖面和两侧堤岸景色不同,风格迥异。
“自然的美,加上人为的设计和修饰,使得同一个湖有了两种不同的韵味,虽经雕琢而又浑然天成,这种独特的艺术构思,实在是太巧妙了。”章岩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艺术的魅力往往就在这里。”黄华山深有同感。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同样做一件事情,做好了,就会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成为艺术杰作甚至不朽名作。如果做坏了,就是引火烧山、画蛇添足,无异于糟蹋东西了。”李庆丰若有所思地说。
“一湖可察人生,可观世界,可悟道法!”章岩笑着说,“成与败、得与失、是与非、功与过又何尝不是如此?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看怎么操持和把握了。”
“这里过去是学校东门,外面好像有一条科技街和一条美食街。”李庆丰看过校园的相关资料,记忆中东门外是有这么两条街。
“距离午饭时间还早着呢,不如过去看看吧。”黄华山提议道。
学校东门外其实只有一条街道,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学校的大门把街道分成了两部分,往南走是美食一条街,街道两旁分布着许多酒楼、饭店和美食摊档;往北走是科技一条街,街道两旁分布着很多电脑、笔记本、手机、电竞产品等的专卖店,以及一间科技书店。他们选择了往北走,看着这些店铺里面有没有自己需要的电子产品。
“听说很多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同学都在这条街道上兼职或者创业,所以这里也叫创业一条街。”贺俊明之前应该作过一番摸底调查,对情况有所了解。
“这样对毕业以后就业或者创业都会有很大帮助,但也肯定会影响学习吧。”黄华山说。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机会成本吧。既然是受家庭条件所迫,他们只能在其中作出一个选择。”章岩知道,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如果每次选择都计算一次成本,人生的成本就会大到无法估量。”贺俊明笑着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