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庙会(1/2)
2000年7月14日,星期五,农历六月十三
高考已经结束,估了这么高的分数,任飞本来想尽快回家,汇报这个喜讯,可是因为还要码字赚钱,又逗留了几天。
他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家里的条件实在不适合挑灯夜战,那蚊蝇般的灯光,是对眼睛的莫大考验。
而且,家里除了那张黑黢黢的吃饭的槐木桌子,也没有适合他码字的地方,估计只能坐着板凳,在炕沿上码字了。
往事不堪回首,他再也不想重复过往的生活了,家里的房子也该翻盖下了,赚钱不就为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么?
之所以选择今天回家,因为农历六月十三,对金丑村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庙会。
村里的孩子们,都跟过年一样的盼望着这一天,甚至这一天学校还会放假,十里八乡的亲戚们,也都会在一天赶过来相聚。
就连隔壁的村子,也会在这一天招待亲朋好友,到金丑村庙会来凑个热闹,农村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好热闹的。
六月十三,道路不干,不是下雨,就是阴天,这是金丑村稚童都会的顺口溜,这一天确实经常下雨,传说今天是龙王的生日。
庙会具体的由来已久,就连老一辈的人都说不清楚,但这已经成为了传统,或者说成为村民的习惯。
庙会的这一天,金丑村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小摊小贩不管多远都会赶过来,因为人多的原因,这一天生意往往特别好。
记得十来岁的时候,他也曾跟哥哥一起,跑了十几里地,批发了一箱子冰棍,总共赚了5毛钱。
用自己赚的钱,5分钱一斤的大甜瓜买了好几个,把吃的小肚子吃的滴流圆,这一直是个甜蜜的回忆。
还有几天时间,服装专卖店该开业了,必须跟父母他们摊牌,今日亲朋团聚,正好顺便将高考估分结果公布。
并非他想特意炫耀什么,在亲戚们七嘴八舌的追问下,即便想不说都不行,想来父母也会骄傲吧,这是他们期盼的结果。
而且,也别摆什么升学宴了,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过来快快乐乐玩一天,如果搞的那么正式,岂不是成了要钱。
现在农村随份子,也不过10块、20块的,关系一般的人家,即便结婚当天,也不过几家合伙扯一个被面送去,合计不过十来块钱。
并非他现在有点钱了就瞧不起别人,这是一份心意,可是确实没那个必要,村里也没有升学宴这个风俗,还会被旁人说三道四。
即便十块八块钱,拿出来也肉痛半天,都是土里刨食,谁家都好不到哪里去,多少好汉被金钱压完了脊梁。
早上8点多钟,就坐上了开往村里的三马子,二八大杠早不知扔哪里去了,这么热的天气,顶着大太阳受罪何苦呢。
反正也想将开店的事情告诉父母了,正好亲戚们都在,索性一起告诉他们,免得事后瞎猜测。
至于钱的来历,就说是写小说赚的,家里的这些亲戚,大多数家里没有电视,更别提什么《华夏电视报》了。
最多也不过是惊叹一下,自己家里本就有文化传统,自己不过是发扬光大,更加坐实了这一说法。
“小飞,你怎么才回来啊,学校不应该早就放假了,这几天你住在哪里啊?”老妈一看见他就开始唠叨。
“哥哥,你是不是在学校估分了?估了多少分啊?”还是小妹张萱解围了,一下转移了老妈的注意力。
“先别管我,这次期末考试第几?”小妹成绩一直很好,干脆也转到一中,上学跟父母住到一起。
“那必须的啊,也不看我是谁!”小妹自傲的说,她是从重点初中直接升高,所以也没有换学校。
姐姐张丽也出来,脸上还贴着几片黄瓜“快说,估分怎么样,能不能上一本?”老姐一副大人口吻。
“死丫头片子,那黄瓜买来是今天招待客人用的,你贴脸上了还怎么吃啊,一毛钱一斤呢!”老妈直接开骂了。
“你去一中教书的名额搞定了没,如果我复读,你就成我的老师了,姐姐。”任飞只能帮老姐解围。
老姐冲老妈翻了个白眼儿,“这是我吃剩下的黄瓜屁股那段,我自己省下的,等我赚钱了,给你买一筐黄瓜。”
“那就不是钱买的了?赶紧把脸洗干净,一会儿亲戚们到了,看不笑话你,大学都学的什么啊。”老妈还是不高兴。
“啊,小弟你难道没有考好?那就复读一年吧,正好我可以当你的老师了,每天监督着你学习。”老姐转移自身火力。
“我说的是如果,中文系白读了,还当我老师呢!燕京大学估计是去不了,不过估了620多分,想报考人大呢。”
“真的?厉害啊,那可是名牌大学,听说里面好多人出来,很多都当大官了,以后好好努力,姐看好你!”
“都在家呢?小飞,以后要当大官了啊,当大官可别忘记我们这些穷亲戚啊。”原来已经有亲戚到了。
父母的兄弟姐妹,表哥表姐一大群人,小院立马就热闹起来,都是自家人,各自找板凳或木墩坐下。
谁敢说别人永远穷呢,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舅舅家表哥,将来也年入几百万,姑姑家的更厉害,后来在bj都买了几套房子。
“我爸呢,我舅舅他们都来了,怎么没见到他人啊?”任飞忍不住奇怪道,半天都没见到老爸人呢。
“去你奶奶那了,你老姑她们也来了,先过去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