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一)(1/2)
战斗乡中心校主体工程建设施工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给死气沉沉的战斗乡街道凭添了一道勃勃生机,又如一道惊雷,开始将战斗乡从沉睡中缓缓唤醒。
听,那机器轰鸣的噪声就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是多么的优美悦耳。
多少年了,在战斗乡,除了农村那些农户修房建屋外,几乎就没有开工过像样的工程建设,就没有听到过机器轰鸣的声音。
这一下倒好,一下就弄了一个投资两百万的工程开工建设,而且还是全乡人民企盼已久的学校。
按照王安东的想法,中小学校建成以后,下一步,再争取在这里建设职业中学,就地对没有升学的初中生和本地农民举办就业培训。特别是以后战斗乡要发展旅游经济,需要培养大量的旅游人才,除了高端人才需要引进外,大量的服务类人才就打算实行就地培育。但这个想法,现在只能留在王安东的心里,学校首期工程计划投资两百万元,但是目前只到位了六十五万元,资金还要差大一截。
战斗乡中心校开工建设的那天,学校唯一的老师宋媛媛和孩子们在从乡政府临时借来用来上课的会议室里面抱着哭成一团,不少的父老乡亲主动买来鞭炮在大街上噼里啪啦地放个不停。
从那以后,从会议室里传来的读书声都充满着喜悦和兴奋,声音也都分外清脆悦耳。
自从中心校开工以来,战斗乡大街上的行人便络绎不绝,即便是冷场天,也有人在大街上走动,不少男女老少专程从四面八方涌到学校的工地上看着车来车往和人来人往,不断地啧啧称奇。
而这个建筑工地上,有很多工人都是战斗乡本地的青壮劳力。
当初在确定施工队伍时,也颇有一场风波,范大中等人想直接插手确定施工队伍,甚至连宋远华都颇为心动,但王安东却坚持要搞比选招标确定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事实证明了当初王安东的正确决定。
建筑本来就是劳动密集性产业,更何况是一九九五年,机械在建筑工地上的运用更是少得可怜,当初在和招标而来的永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建设施工合同时,王安东就提出,在允许的范围内,要适当招用本地青壮劳力,并作为合同的一项重要条款写入,乡政府将定期监督)
一九九五年,外出务工对于西部农村而言,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由于知识、技能等原因,而那些大部分外出务工的,也多进入煤窖、砖窖之类的高危行业和重体力行业,挣的每一分钱都交织着血与汗水,很多人随着瓦丝爆炸等安全事故,便永远地留在了外地他乡,而这个时候,劳动力市场也尚未规范,很多人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却是分文都拿不到手。战斗乡地处偏远,外出务工人员本就稀少,所以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了。
不仅这次修建学校,而且以后的工程建设,王安东的想法是,不仅要促进工程建设,而且也要通过工程建设,就地解决部分农民的务工问题。
“大家让一下,都站远点,注意安全。”见有人越过施工安全线,戴着安全帽的农机站长罗长详就急忙挥舞着手中的红色小旗,开始大声呼叫,将来人叫出安全线外。
王书记说了,战斗乡即将迎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乡党委政府和七站八所所有人员全部都要拉通使用,所有人都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建设发展统一安排。
所以,农机站长罗长祥就被首先“拉通”和“统一”到学校建设工地了,协助人大主席宋远华负责学校建设。
跟着王书记干事,罗长祥觉得是倍儿有面子的事,这个王书记,一来就把战斗乡弄得生机勃勃,风生水起,而且一想起王书记关于以后的发展规划,心里就充满了力量,所以,工作起来也分外地有劲和卖力。
本来呢,建设学校是乡政府的事情,但王书记说了,乡人大要全程参与,重点监督。而且在划拔资金时,乡长签字同意后,必须要经过人大主席宋远华盖章审核,适当的时候,还要通过人代会来审核。自从那天人代会表决成立“乡财政监督小组”后,范大中手中的权力就大打折扣,通过这么一监督,堂堂的乡长范大中,倒成了一个具体的办事员了,而乡人大,却成了正儿八经的“太上皇”。
建筑公司也是王安东亲自招标过来的,即便范大中想在里面玩什么手段,也有些困难。
处理完通讯员申兰华送来的公文后,王安东伸了伸懒腰,然后又向学校建设工地走去。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不通电带来的负作用是越来越明显。幸好,电信公司和电力公司都说了,近期将派人过来看看情况。
乡政府大会议室里,正在上课的宋媛媛看到王安东挺拔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抹绯红,如一朵出水的碧莲,显得清新动人。想起了当初的誓言,心中竟然如小鹿砰砰乱跳一般。
想当初,自己停薪留职外出打工,就是想挣点钱修建战斗乡中心校,哪里知道两年的辛辛苦苦,将钱寄到乡党委政府后,却是石沉大海。虽说后来那任乡党委书记也因此免了职受了处分,但宋媛媛却总觉得事情隐隐有些不对劲,但具体有哪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但从此却对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彻底心灰意冷。
但每到冬天看着孩子们在到处透风漏气的教室里瑟瑟发抖时,甚至在心中暗暗发誓,如果谁把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