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可怜人吴太子友(2/2)
儿子。吴王夫差的大名在历史上可谓是响彻一时,没有多少人不知道,最著名的还是与越王勾践的传奇恩怨,还有与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爱恨情仇。
据史料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聪慧过人,伸手太王宠爱。周太王向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的传统应该传位于长子太伯,太王因此郁郁寡欢。太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带着二弟仲雍借着给父亲采药的机会,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创立了勾吴古国。
吴国起源于太伯和仲雍两兄弟,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在被称作延陵季子的季札不断结交列国中取得蓬勃发展,在吴王僚时期通过吴楚战争,一举奠定春秋霸主基业,在阖闾时期,达到空前强盛,被称为春秋五霸,威势一时无两。
仅仅过了几十年后,因为吴王夫差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先是逼得伍子胥自杀身亡,后又被美人西施迷惑,将世仇越王勾践放虎归山,最终,被越王勾践灭国,从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为吴王夫差的儿子太子友随着吴国的灭亡,自然是生死不知,外界有很多中说法,一种说法是太子友被越王勾践所俘虏。
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一,越王勾践伐吴。当时吴王夫差在北方参加“黄池之会”,想要称霸中原,匡卫周室,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出战,太子友想再等等,没想到王子地和王孙弥庸耐不住对方的挑衅,匆忙出战,竟然大获全胜,俘获了越过大将畴无余和讴阳。
这场胜利让他们对越军不屑一顾起来,勾践带兵赶到,轻视越军的王子地等人大败,由此以后,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与姚于寿悉数被俘。
另一种说法是太子友并没有被俘,而是被屠戮了。
太子友本身是一个仁慈和善的人,不喜欢战争和杀戮,也没有逐鹿天下,争霸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夫差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虽说伍子胥不断地给他灌输螳螂捕蝉的故事,但受到夫差的影响,他也认为越国不过就是吴国的附庸,越国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奴隶,绝对不敢来攻打吴国。
在夫差去黄池参加盟会,越王勾践借口要去黄池支援夫差,骗没有丝毫戒备的太子友打开城门,一阵乱战厮杀,太子友身边虽然有不少士兵保护,但寡不敌众,无奈惨遭屠戮,太子友毙命当场。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是越国灭掉吴国后传出来的消息,民众自然信以为真,多少年来,所有人都坚信,既然吴国都被灭掉了,太子友没有活下去的希望,至少勾践一定会吸取吴王夫差的教训,绝不会像放虎归山。
安木有些好笑,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未必真的可信,既然这里是太子友的墓葬,说明当时太子友一定没有被俘虏或者杀害,不然怎么可能会拥有这么一座豪华的墓葬地宫,只是碍于越国的强大,不得已隐姓埋名。
在棺椁后的墙壁上赫然立着两面聚德的石碑,镶嵌在墙壁内侧,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安木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这几具棺椁上,也没有注意到,这时他无意中才发现,有些无语地摇摇头,自己找了半天,竟然答案就在自己面前都不知道。
在石碑上,记载着太子友从吴国逃离之后的经历。
在亲卫士兵的掩护下,太子友偶然逃到了扬城附近的这座山上,发现巨石林,便带着众人隐藏了起来,而用来祭奠和铸造白骨祭坛的白骨都是越军的尸骨,满怀灭国之恨的太子友一改当年懦弱仁慈的性格,经常乔装打扮,带着手下仅存的士兵,偷偷屠杀越国人,并将他们的尸骨个用来祭奠吴国死去的同胞。
过了许多年,眼见复国无望,太子友带着满腔对越国的仇恨中死去,部下将太子友隆重安葬后便离开而去。多年屠杀越国人留下的白骨血液建成墓葬地宫,为的就是诅咒越国,以此来祭奠吴国先祖的在天之灵。
安木不禁咂舌,真是一个可怜人,心性仁慈善良太子友竟然在灭国后成为这样的恶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