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抵押(1/2)
华夏大地,自商周以来,都是属于农业社会,到了唐朝也不例外,在今后的一千多年,仍然不会有变化。
在农业社会,大家最在乎的就是土地了。
为工为商,亦是求财之路,终不如在家种田,上不抛离父母,下能照顾妻子,且其业子孙世守,永远无弊。
这个,基本上是绝大多数农户的真实想法了。
所以,在古时候,基本上只要家里有点钱,第一件要干的事情就是卖地,再买地。没有地的不用说,只要有条件肯定想买;有几亩土地的,就想着能够有几十亩;有几十亩的,仍然会想着要是有个几百亩就好了。
即使是那些拥有几千亩土地的士绅,也仍然希望拥有更多的土地。
这个貌似和现代人只要有钱就想买房子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
看来,华夏子孙的土地情结是自古有之的啊。只是现在的楼房,只是相当于租赁了70年的房子,土地产权的,和你没啥关系就是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可想而知土地对一个家庭有多么大的意义,不到走投无路,没有哪家人会卖祖宗留下来的土地,那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所以说,林元武想要张家的田地,可以说是用心极其险恶的,也是非常招人恨的一件事情。
“林元武,你不要太过分了,当初我们老爷刚搬到这里的时候,可是没少帮你们家林老家,现在你们就这么报答张家?”,潘来福听到林元武的话之后,气的全身发抖。
林家算是一条地头蛇,不过早年是属于档次比较低的那种,后面张损之定居在互助村之后,林家家主林周澎很是殷勤的来结交,张损之也就点拨了他几下,慢慢的,林家才成为远近几个村子中最大的地主,勉强算是个角色了。
“老潘,你我也不是第一天相识了,你提这个有什么意思呢。反倒是你们张家,要我说,干脆把田地、山林、宅子什么的都变卖了,还了我们家老爷的钱之后还能有点盘缠会江苏老家,你不会是想客死他乡吧?”,林元武摸着自己右脸大黑痣上的一根毛说着。
“林管家,潘管家,可否荣小老儿说几句话?”,这个时候,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
白发斑白的老人。
“史里正,刚好,你说句公道话,当初我们两家的事情,估摸着你也清楚。我们老爷在林家的忽悠下,不断的借钱,有些钱到底是真借了还是没借,现在都扯不清。我们张家也都认下了,这前前后后已经还了五六百贯了,家里但凡值钱的东西都给用来还钱了,当初说好了慢慢还的,突然之间要求今天让我们拿田地来抵债,哪有他们这样的?”,潘来福对着里正史开明说道。
唐朝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里正在村里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兼村支部shū jì。
“刚好,你们里正也在,你给说句公道话,你老人家觉得张家现在还有实力继续还钱吗?我们林家总不能眼看着这么一大笔钱成为烂账吧”,林元武唾沫横飞、挥舞着自己的手臂。
“谁家都有不顺利的时候,张家这十几年来,在互助村也算是属于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典型了,现在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是人家也没有说不还你们家钱。再说了,张华这后生,自小就聪明伶俐,博闻强识,满腹经纶的,迟早也是和他父亲一样高中进士,你还担心到时候人家不还你们家钱吗?”,史开明作为互助村的里正,自然是帮着张家说话。
“哈哈,你说张华那个书呆子?还聪明伶俐、博闻强识、满腹经纶,我看是他是五谷不分、体弱多病、不知世事呢,就他这样的,别说中进士,就是能不能活过二十我都得表示怀疑呢”,林元武不屑的说。
“够了,林元武,你不要太过分”,潘来福怒喝。
“来福叔,林元武只是林家养的一条狗,我们没必要和他再扯下去了,林家不就是看中了我们家的地嘛,想方设法要搞到手。我就遂了他的心愿,以这些地契为抵押,三个内要是还不了林家的债,这些地就归他们了”,张华不想再和林元武扯下去了。
要是以前的张华,以前的张家,在三个月内肯定是变不出一千贯钱出来的,除非真的把地给卖了。但是此张华已非彼张华,有三个月的缓冲期,张华不相信自己搞不到一千贯钱,要是真搞不到,自己这个穿越者也太失败了,都没脸继续活下去了。
“少爷,不能啊,一千贯,三个月时间那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的,那些地可是当年老爷用了所有的积蓄和夫人的嫁妆才制办下来的,要是没了,以后我去了地下怎么面对老爷啊”,潘来福看见张华居然答应以土地作抵押,有点着急了。
“来福叔,你放心,我有办法的”,张华安慰潘来福说。
“少爷,就我们家现在的收入,书画铺子每个月即使是情况好也就挣个一两贯钱,家里的地租什么的,一年下来也不到五贯钱,家里值钱的东西这几年也基本处置光了,哪里拿得出一千贯呢”,潘来福有点苦涩的和张华说着,他担心张华是因为不懂一千贯有多少钱,一不小心给掉进林元武的坑里了。
“姓潘的,你们家主子都答应了,你在那里啰嗦什么?刚好今天史里正也在,做个见证,你还不赶紧去准备笔墨纸砚”,林元武看到张华居然这么痛快的答应用地契做抵押,虽然中间有三个月的缓冲期,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