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十章 魏党结案(1/2)
荷兰又称尼德兰王国,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但贸易额却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有1万多艘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这时期正是尼德兰王国国力的上升期,而它的实力主要来自海上,郑芝龙能将其击败,足见其海上的实力。
对于郑芝龙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真想见一见这个传奇人物。
一个能缔造了传奇的人,是最应该得到尊敬的。
郑芝龙可不像我这样,是个空降兵,出来就坐拥一国,他的所有家当都是一手一脚打回来的。
这让我觉得羞愧,我拥有的力量和阅历都要强过他,为什么我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呢?!我能的,一定能。
郑芝龙我要了,遂传旨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降郑芝龙。
这段时间,新军正在积极训练中,体制改革又不是时候,皇太极要明年才会前来攻略京师,我似乎没什么大事可做了。
在明朝的这段时间,让我意识到决定明朝存亡的关键不在外而在内,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才能让大明重焕生机。
要想实施改革,不是想当然的一回事,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多方考察求证,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改革方案。
改革要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着手,官方我只明白大概,民间我就毫无所知了。
其实官方我知道的也不多,再加上下面官员对我的刻意隐瞒,知道的还不一定是对的,想更多的了解这个国家,必须要到民间去走访才行。
来到这时代,我只在皇宫及京城附近走动过,去的地方极少,尤其是繁华似锦的江南,也不知道是什么模样,真想去看看。
思量一会儿,我决定利用这段空挡微服私访,策马江南。……不过要先学会骑马才行。
我传旨给孙承忠、洪承畴、赵铁和王承恩,在御书房开了一个秘密聚会。
御书房内。
我正色道:“近来,朕常常思量国策,以致夜不成眠。”
孙承宗道:“老臣身为首辅却不能为皇上分忧,是老臣之罪也。”
洪承畴和王承恩,也在一旁附和。赵铁沉默不语。
我正色道:“太傅言重了,此为朕之无能所致。”
他们听后,都感惶恐、羞愧。
都是我的心腹干臣,我不想过多绕弯子,决定和他们摊牌。
沉吟一会,我道:“朕想游历江南,以增广见闻,寻求治国良方。”
众臣听完反应不一。
孙承宗大惊而起,肃然道:“皇上,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我耐下性子道:“哦!有何不可,但说无妨。”
孙承宗面色沉凝道:“一来,帝王出游所费靡巨。二来,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自古“天子守国门”,不可轻离。”
这天子守国门之说,我还是第一次听闻,从崇祯的记忆里搜索好一会才明白它的意思。就是明朝皇帝为阻止北方蛮族的入侵,要亲自坐镇京师。
先前是为了对付蒙古人,后来蒙古人衰落了,女真人重新崛起,阻止女真人的入侵就成了“天子守国门”的理由。
我思量了一会,笑道:“原来太傅所忧为此。”顿了顿道:“朕此次南巡,准备微服私巡,所有花费由内库资出,不会为户部增担;这二嘛,近来北方颇为安宁,有太傅坐镇统筹,朕没什么可担忧的。”
孙承宗皱眉还想说话,被王承恩抢先道:“帝王微服出宫非同小可,让老奴精选卫士以策万全。”
王承恩见我态度坚决,知道劝也没用,开始为我筹划起来。
我点头,对赵铁冷然道:“挑选一百忠勇之士即可。”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有护皇保皇之责,不能让王承恩的东厂插手进来,帝之道就是制衡之道,锦衣卫和东厂谁把对方压倒都不利于我的统治。
赵铁连忙点头应是。
王承恩知道自己的话逾越过线,令我心生不满,不敢再言。
孙承宗是个“老奸”,知道我决心已下相劝无益,在一旁静默不语。
洪承畴职位低微又是孙承宗的门生,见老师不再反对,也就附议了。
我又和王承恩商量了些细节,觉得对皇宫内的张太后和众嫔妃保密比较妥当。
大明北方已有多年降雨不丰,用“祈雨闭关”这个借口就足以向其他大臣交代了。
我巡游江南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崇祯元年三月,我颁布诏书,示天下:
(在历史上是崇祯二年,我把它提前了)
首逆凌迟者2人:魏忠贤、客氏。
首逆同谋决不待时者6人:崔呈秀及魏良卿、客氏子都督侯国兴、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交结近侍秋后处决者19人:刘志选、梁梦环、倪文焕、田吉、刘诏、薛贞、吴淳夫、李夔龙、曹钦程,大理寺正许志吉、顺天府通判孙如冽、国子监生陆万龄、丰城侯李承祚,都督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孙云鹤、张体乾。
结交近侍次等充军者11人:魏广微、周应秋、阎鸣泰、霍维华、徐大化、潘汝祯、李鲁生、杨维垣、张讷,都督郭钦,孝陵卫指挥李之才。
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者129人:
大学士顾秉谦、冯铨、张瑞图、来宗道
尚书王绍徽、郭允厚、张我续、曹尔祯、孟绍虞、冯嘉会、李春晔、邵辅忠、吕纯如、徐兆魁、薛凤翔、孙杰、杨梦衮、李养德、刘廷元、曹思诚
南京尚书范济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