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七 公孙杀刘虞(1/2)
对于自家白马义从及先锋大军的覆灭,公孙瓒倒是还一无所知。
因为此时的他,正在匆忙着,着手于解决幽州的事宜。
没办法,虽然他掌控着幽州的大部分军队,但是幽州明面上的真正主宰,还是刘虞。
只是现在在他和袁绍对决的关键时候,刘虞却一直在后方和他对着干,加上北方的异族也有所异动,公孙瓒现在是有心无力,只能选择匆匆赶回。
因为,他怀疑这背后,有袁绍的后手。
毕竟,袁家四世三公的巨大声望,即便是在外族也有着不小的威信和门路,袁绍和那些异族,暗通曲款也不足为奇。
现在大汉诸侯中,排在前三的就是袁绍袁术和公孙瓒,这三个诸侯随便都能拉出十万精兵,其他的诸侯都无法和这三人相提并论。
艰苦的环境出精兵!
大汉的士卒最精锐的就数凉州、幽州和并州这些边疆的士卒。
就算历史上曹操后来的士兵那么精锐,也是靠着在中原不断的厮杀磨砺出来的。
公孙瓒能够和袁绍相提并论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他麾下的白马义从外,就是因为他麾下士卒都是精兵,而且多是精骑。
如果说袁绍和袁术的强大靠的是袁家的底蕴,那么公孙瓒靠的是自身的勇武和麾下士卒的精锐。
真正的战斗力,计算公孙瓒麾下的战力,起码得把他的士卒数量乘以二来算。
要不然就凭着幽州那个苦寒之地,公孙瓒怎么能够一度打得袁绍找不到北?
袁绍的谋划很好,据河北而鲸吞天下,但他却算漏了公孙瓒的勇武,也是一度曾差点栽在了对方的手中。
所以,现在袁绍在关键时候插后刀,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将前行白马义从大半留给严纲,并且交托兵权后,公孙瓒便带领两千白马义从,并数千骑兵,加急赶回了幽州后地。
这一次,已经没有耐心的他,打算一次性解决掉自己的后顾之忧!
其实,白马将军公孙瓒与刘虞一直都是有着极大的文化上的冲突。
一方是以仁政安抚、怀柔对待异族为主张的刘虞;
一方是以杀伐、铁血震慑异族为主张的公孙瓒;谁也不能服谁,最后的结果,只有也只可能会是演变成在战场上见高低。
正所谓:死者无言,败者闭口;不外如此。
仁义贤德的刘虞更得民心,苦寒的幽州都被他经营的像模像样,而白马将军公孙瓒更擅长军略,双方大战半斤对八两,都有胜算。
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在张纯勾结乌丸丘力居反叛时,亦能说服丘力居等投降,并交出张纯。可见他的影响力之高;
公孙瓒亦知道若是杀害刘虞对自己也是个打击,可他不得不做,现在刘虞与袁绍几乎是穿着一条裤子,一旦战事全面爆发,他就会腹背受敌
为了阻止袁绍肆无忌惮,加之异族对汉朝子民作战,公孙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只有这样他公孙瓒才能坚持下去,与袁绍相抗衡,等待天下雄主的诞生,从而达到抵御外族的终极目标!
袁绍这个与异族勾结的人显然不被白马将军看好,为此不惜与其决战···
而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战斗,结果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哪怕公孙瓒手上的白马义从,已经只有区区两千不到。
刘虞在政治上、治理地方上多有建树,在军略上远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再加上被公孙瓒的亲戚公孙纪出卖,不过十数天,刘虞号称的十万大军被公孙瓒打的分崩离析,公孙瓒一直追杀到居庸将刘虞擒获,并斩首示众。
因为他清楚,当断则断。
若是一直这么耗下去的话,随着袁绍的发展壮大,他无异于等待慢性死亡。
当时心有余悸的公孙瓒面对着虽然失败但依然刚正不屈的刘虞,脑子一抽就动了杀心。
公孙瓒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幽州的主人,扩大了势力范围,增强了可以与袁绍周旋的资本···
当然,公孙瓒这种看似一下子变强的趋势,实际上无异于饮鸩止渴。
公孙瓒他确实是勇武过人、作战勇猛。
但同样,只要失败一次,他就难以再站起来了。
有着刘虞的关系网,和鲜卑拖后腿,再加上公孙瓒身边也没个田丰沮授之类的能够治理幽州和出谋划策的人,公孙瓒要是能够灭掉袁绍那真是没天理了。
真当河北的世家,都是泥捏的啊!
除非公孙瓒能够一战消灭袁绍八成以上的兵力,亦或者杀了袁绍,否则他就是再怎么胜利也动摇不了袁绍的根基。只要战事拖下去,袁绍就会越来越强,公孙瓒一定没有胜利的可能。
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作为名义上的刘虞下属,若是杀了刘虞,公孙瓒就基本上是等于只身对抗整个河北了。别说是鲜卑、乌丸,就是公孙瓒麾下的幽州都有小半得造反。
可若是不杀刘虞,有这么个拖后腿的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公孙瓒做任何事都会束手束脚,势力基本不可能增强。毕竟幽州名义上可不是公孙瓒的,而是刘虞的。
公孙瓒不过是刘虞麾下的将领而已。
想要争夺天下,却身为刘虞的下属,公孙瓒的位置可是相当的尴尬啊!几乎是进退两难。
由于刘虞不配合,公孙瓒恐怕就只能痛下杀手了。
毕竟破釜沉舟还有一线生机,若是就这么耗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