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1/3)
周晓斌一听薛老这么说就知道自己不说点什么是肯定无法过关了,他也看出来了,在场的各位老师未必没有考教一下自己的意思。于是他飞快的转动脑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才慢慢说道:“有一句俗语叫做: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这句话言简意赅的总结出了农业、商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缺一不可。所以我的观点是支持适当平衡国民经济比例的。
刚才胡研究员和陈教授说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无法做到统筹全局,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现在还是学生,还无法接触到各项国民经济指标的权威数据,但我通过自己的观察也看出个大概。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看它的国民富裕与否就行了,正所谓一叶而知秋,我家,我的亲人家,我的邻居家,我的同学家生活水平是怎么样的我还是清楚的,从中也就估摸着可以清楚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我认为按胡研究员和刘教授集中发展工业的观点有一个名词是绝对无法回避的,那就是边际成本。我是一个学生,假如我现在有一门课可以考七十分,努力一下可能可以考八十分,再努力一下可能可以考九十分,别看从七十分到八十分,和从八十分到九十分都只是进步了十分,但这其中所要付出的努力明显是不同的,如果我还想再多考十分达到一百分,如果这是理科课程的话还有可能,但如果是文科课程就难如登天了,老师总能找出丁点儿不满意的地方。除非试卷是你自己出的,那样的话你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了。
这就是边际成本问题,到一定情况下我们想继续提高所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在我看来,以我国家现在的科技水平。即使把整个国家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业中也不会让工业水平上一个档次,而只是简单的低层次重复建设而已。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在五十年代大炼钢铁中吃过一次亏了,那时农民兄弟甚至把自家的灶台里烧饭用的铁锅都砸了拿去炼钢了,但那炼出来的不是钢,而是次品的铁锭而已。我觉得造成国民经济失调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在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周晓斌语出惊人,其他人都有些惊愕。周晓斌很满意大家的表现,这次总算把这些专家也给震了一下,于是他继续说道:“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十全十美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一样,计划经济体制源于我党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实行的供给制。这一制度的确让我们度过了战争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也为我们在建国后迅速把国民党留下的那个烂摊子建设成一个初步富强的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这一体制的缺点也很明显,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计划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举个例子,记得去年秋天整个北京城大白菜供应紧张,许多市民差点买不到冬储大白菜,最后国家从南方经济调运了一批大白菜才让市民冬天有菜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原本向北京供菜的河北因为遭受旱灾白菜减产,但京郊地区种多少白菜都是前一年就计划好的。也许有关方面发现旱灾后也采取了措施。但计划体制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僵硬,也许经过层层报告打上去最后等领导们批示同意在其他地方补种白菜的时候,早已经过了种菜的季节。”
“那你又准备如何解决胡研究员刚才提出来的问题呢?国家手头能够动用的资金原本就十分有限。在进行摊薄搞不好会一事无成的!”薛暮桥思考了一下,倒反过来支持起了胡研究员之前的观点。
“其实还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就是内部挖掘,我的观点并不是说反对集中精力提高国家的工业水平,而是反对盲目的投资工业建设,因为有许多项目现在并不是迫不及待。在我看来工业的确重要。特别是重工业,这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只有重工业上去了,我们才有能力进行国防建设来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不被他国侵占。既然原本手头的资源就少。更应该精打细算。
我觉得国家计委完全没有必要过问农民的地里该种什么菜,我们只要确保土地不荒废就行了,让农民觉得种什么菜合算就种什么菜!凡事过问的太细也不好,我们完全可以把多余的精力集中在那些重点项目上,例如国家计委现在完全可以动手规划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全国的重工业发展布局规划,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从平衡各省经济发展的角度,下面的人只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打报告要项目,这种时候才是体现国家计委职能的时候。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等着下面省市把规划报告递上来再进行批复,那样一来东一个榔头西一捶,国家的工业布局就乱套了,难免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周晓斌想了想说道。
这是旁边的胡研究员也笑着说道:“我也叫你小周好了,我想问一个问题,按小周你刚才说的问题,如果让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菜,那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就拿你前面提到的冬储大白菜来说吧,一级大白菜的价格也才几分钱,如果不是国家在后面补贴,农民们种白菜不但不能赚钱,反而要亏钱,那谁还会继续种白菜,你让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冬天吃什么菜啊!”
大家都微笑地看着周晓斌,看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周晓斌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不慌不忙的说道:“其实我刚才说的这些是想提出一个市场的概念,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对计划经济制度僵硬的缺点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