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公主大婚(1/2)
五月初八,咸宜公主大婚。
老百姓家娶媳妇、嫁闺女还是天大的一件事呢,更何况皇家公主出嫁,简直麻烦得不要不要的。
按照礼法来说,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婚前礼,就是众所周知的“六礼”。
纳采,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去说媒。
问名,说是问名字,其实问的主要是生辰八字,要找人去占卜吉凶祸福。
纳吉,问了吉凶祸福,你得告诉人家女方一声啊,这就是纳吉了。
纳徵,最让人深恶痛疾的送彩礼环节,注意,您还得一路敲锣打鼓地给人家送过去。
请期,男方再次安排媒人上门,钱都给了,什么时候交货,把日子定下来吧。
亲迎,这个就是迎亲了,但是为什么是婚前礼呢,是因为在迎亲的当天,在女方家还有各种仪式要举行,后世婚礼一切从简,但是大唐朝可不行,都有谁,谁站在什么方向、那个位置,谁先说话,说什么,都用明确的规定,但凡违反一丁点,一顶“不知礼、不守礼”的大帽子就给你扣上了。
这还是老百姓的婚前礼,具体到皇家公主出嫁,还有另外两道程序:皇帝册封,公主受册。
皇帝册封,皇帝在公主出嫁的当天,得给人家一个正式的名份啊,不仅仅是xx公主的封号,还有相关的政治待遇,说的直白一点,册封公主的本质,是允许公主开府建衙,不单单给公主待遇,连带着公主府的属官,一块给你授官,其中,公主府最重要的属官,就是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从三品,相当于公主府的二把手。
划重点,驸马是公主府的属官,从官职来讲,是公主的下属,可不是一家之主。
公主受册,该磕头就磕头,该接册就接册,整个程序相当复杂,但是呢,只要完成了这个程序,公主就有了开府建衙的资格,嗯,可以出嫁了。
为什么是两道程序,因为这是皇家典礼,不是老百姓家的悄mī_mī塞给你个传家宝。
说白了,第一道程序,皇帝当着群臣把册书给册封使,第二道程序,册封使当着朝廷命妇把册书给公主。
皇帝和公主,这爷俩儿,不见面。
说完了婚前礼,再说婚后礼。
老百姓家的婚后礼虽然不多,但是也挺重要,妇见礼,馈舅姑。
妇见礼,堂前拜舅姑,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咱得认识认识啊,拜见父亲母亲大人。
馈舅姑,既然是一家人了,给家里人做顿饭吧,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以后还指着你管家呢,不会做饭可不行,来吧,亮亮手艺,让公公婆婆品鉴一番。
但是呢,这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具体到公主就不是这样了。
前面刚说了,驸马是公主的属官,那么,驸马的父母,说不好听的,就是下属的父母,那么他们有没有资格接受公主的素手调羹呢?这是个千古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反正在后世,也没听说过那个公司领导,上赶着给员工父母做饭的,就算是有,也是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不一般,但是谁都没有立场强逼着领导去做这顿饭。
具体到大唐的规矩呢,就四个字,“免行俗礼”。
最后,重点来了,正婚礼,事儿多极了。
催妆、障车、设帐、撤帐、却扇、洗浴、同牢、合欢酒、观花烛。
催妆,好理解,男方到女方迎亲,后世讲究个“撞门”、“塞红包”、“找鞋”之类的,唐朝没那么恶俗,催你上路也透着这么一股子雅,怎么雅?作诗!做得好,女方亲朋好友让你把人接走,做得不好,您再琢磨琢磨。
设帐,这是给接到男方的家门口了,用整匹布料围出来一个空间,新娘子下车。
撤帐,你是不是因为要把布料撤了?错啦!人家新娘子进门,男方还没看见呢,能主动撤去布匹让你先看看?想啥呢?这个撤帐,是说把新娘子接到到新房,在床上撒点花生、栗子啥的,图个吉利。
却扇,基本相当于后世的“掀起你的盖头来”,只不过呢,唐朝还不习惯用红盖头,而是用大小十六柄团扇挡住新娘子的脸,两柄两柄地撤下去,让新人正式见面,这就叫却扇。
洗浴,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同牢,嗯,不是把新婚男女关在大牢里面,又不是抢亲……这个“牢”,是“太牢”、“少牢”的那个“牢”,翻译成现代汉语,盘子,吃放装菜用的盘子,新人用同一个盘子吃饭,表示以后会同舟共济。
引合欢酒,就是交杯酒,这个不多说。
重点来了,观花烛,你说送入洞房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嘿嘿嘿,嘿嘿嘿,放心,不会404,人家大唐礼法,直接把镜头转到了桌子上,两颗红烛静静燃烧,床上的内容,不让看……
欸,少一个。
没错,还有一个没说呢。
障车。
曾经堵过亲朋好友迎亲车队的朋友们,你们行为的历史根源来了!
障车,肇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大唐,说白了,就是堵截新婚的迎亲队伍,不让过,说是图个热闹,就是堵着讨杯酒喝,要点零钱,甚至朋友之间恶作剧,要求新郎作诗一首,都是有的。
这事儿有个度,恶意堵截,犯法,要是出于好奇、闹腾啥的,就是个恶作剧。
具体到咸宜公主大婚,也是一样,你是公主咋啦?你今天不是大婚吗?咱给你热闹热闹,没毛病!
为什么把障车这件事最后说,因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