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行路难(2/3)
队人马开始对整个行宫情况进行摸底的时候,由谢直身边的御史台书吏亲自出面,充当“传令官”,前往当地衙门,约见当地衙门的首脑。一来一回,差不多也要两个时辰,谢直和边公公,就借着这个时间简短休整一下。
等到当地衙门的人员到了,边公公已经开始着手统计该处行宫需要准备的物资清单。
谢直和当地衙门初步接触之后,边公公将清单统计出来,谢直留底一份,另外一份直接交给当地衙门,让他们代为准备,并且直接约定出最后的准备期限。
谢直明言,他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会从长安返回洛阳,在这个路上,正好检查物资的准备情况,如果一切准备就绪,自然无事,如果当地衙门阳奉阴违,那么谢直就要动用他监察御史的职权,直接上本弹劾!
整个这个过程,差不多又是两个时辰,正好让负责检查宫城的宫中人休整。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能够调配开时间,休整两个时辰左右……
等所有事情都办得差不多了,不拘时间早晚,大队人马再次出发,赶往下一座行宫!
其实,按照谢直的安排,还有一组“后卫”,同样是由三个衙门共同出人组成,跟在大队人马之后,与他们来开一天左右时间的间隔。
一来,处理与当地衙门沟通的后续工作。
二来,等待后续替换的“出宫人”赶上队伍。
三来,万一有掉队的人员,他们负责收容,同时跟当地衙门联系,进行妥善安置——之所以设置这一条,主要是因为谢直也知道这一趟返京的劳动强度太大,肯定有受不了的,不管是精神上受不了还是身体上受不了,一个不留神就会生病,他就算拿这帮“宫中人”再不当回事,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病死在路上啊,所以才安排了这么个“后卫”,也算是免去了这群出宫之人的后顾之忧……
从结果上来讲,效果斐然!
洛阳到长安,行程八百里,沿途行宫十五个,竟然谢三郎硬生生地用了十六天走下来了!
十六天!
这也就是个正常赶路的时间,普通官员也好,普通行商也罢,早晨出发,一程三十里一歇,或者打尖或者住店,稍稍休息一下,就继续赶往下一个驿站……就这么走,虽然算不得紧迫,也是片刻不停,才能在十六天的时间里面,从洛阳走到长安城!
而谢直呢,他不但要带着几十上百人,全程把八百里跑下来,还得检查沿途的一十五处行宫的基本情况,清点了需要的物资之后,再跟当地衙门打擂台,或者拉关系,或者上威胁,甚至软磨硬泡,才能把工作安排下去……
他要比普通人多做这么多事情,却也在相同的时间里面走完了八百里,这是啥!?
这真是抢出来的!
怎么抢!?
抢行路的时间!
抢睡觉的时间!
甚至抢吃饭的时间!
就算谢三郎自己,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还从小习武打下了良好的底子,即便这样,折腾了半个月下来,都有点吃不消了!
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御史台的人员,还好,毕竟谢直出洛之前就想好了如何操作,在挑选御史台随行人员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身体状况这个因素,特意挑选了条件稍好的人员。
金吾卫也还好,他们日常工作虽然是维护治安,但是在大唐也是十二卫之一,那是响当当的禁军,无论如何也保留了日常的操练,就是面对谢直这一套,无非也就是睡觉休息的时间稍微短了一点,整整的强度,其实并不高,最关键的是,他们只负责安保工作,别的一概不管,这么一算,他们可能是三个衙门之中最轻松的那一个。
最惨的,就是宫中人了!
上了马,就是赶路。
下了马,就是用脚丫子丈量每一座行宫的大小。
你就看看谢直的这一套安排,先锋,传令,中军,后卫……这他娘就是以军法行事啊!
金吾卫,无所谓……
他们哪里受得了!?
这些“宫中人”不是宦官就是宫女,虽然年岁都不算大,但是都是从小就生长在深宫之中,天天干点端茶倒水、打扫庭院之类的伙计,学的是规矩,懂的是伺候人,一天到晚全在玩心眼,什么时候接触过行军打仗啊?就算谢直的这套安排,距离真正的急行军还差得远,但是在这些人的眼里,已经没啥两样了——反正都是累,不过是一个累了个半死,一个累了个大半死,到底能有多少区别?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下来,一个个都累得脱了像了!
大唐本来就以高大雄壮为美,他们这些宫中人不说一个个都是人样子吧,至少不能让人一眼就看着烦,多多少少也得脸上有点肉,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这叫富贵相!
结果现在,富贵相,全没了,一个个都尖嘴猴腮的,好像刚刚逃难出来一样,很客观地来描述一个事实——这帮人刚刚抵达长安宫城的时候,给留守公公吓了一大跳,洛阳城的日子这么难过吗……幸亏当时没去……
这些人尚且如此。
作为领队的边公公,那就更惨了。
前文交代了谢直关于工作流程的具体安排,看似每人每天都能休息两个时辰左右,但是作为领队的边公公,可休息不够两个时辰。
事实上,轮到他休息的时候,正是宫中人仔细摸查行宫情况的时候,作为带队出宫办差的领队,他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