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压力山大(1/2)
在试验厂区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姚远把一些自己上一世已经知道,现在还没有的技术和设备构造,在关键时候透露给研究人员,让他们避免走弯路的同时,加快研究进度。
比如这微进给电机和驱动系统,他们早就在研究了,只是还有许多参数,需要反复试验,得到一个让整个系统可以稳定工作的参数数值。
微进给电机和驱动系统,按照姚远前世的记忆,其实早就做出来了,只是姚远只知道大致构造和电路原理,具体参数他不可能记住。
有了这些构造原理,有电气方面的专家,研发过程就可以缩短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按照姚远的推测,微进给技术应该是九十年代以后的科技,离现在至少还有四五年。所以,他并没有催促研究所的进度。
研究所不仅搞微进给这一个项目,还有其他项目啊。比如单片机技术,晶体红外线接近开关,等等的将来要应用到设备上的东西,不可能专门在这一个项目上下功夫。
只是姚远万万没有想到,现在人家就已经把微进给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了,而且还配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他得和研究所的负责人好好谈谈了。必须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时期内把微进给技术搞出来,应用到自己的设备上。要不然,美美制衣的命运,将和那个著名收录机企业的命运,毫无区别了。
研究所的所长叫丁群,今年五十多岁了,高级电气工程师。
丁群过去就是矿机研究机构的专家,姚远当年进厂的时候,他还没有退休。
不过,从进入计划经济以后,矿机的研究所就没有多少事做了,工资也很低。丁群那时候就到一些乡镇企业里,去给人家帮忙,指导这些乡企的技术革新,挣些外快补贴家用。
在矿机,这人普普通通,甚至因为总是上班请假和迟到早退,被列入了不可救药的对象。可在乡镇企业,人家却拿他当大爷,远接近迎,。小轿车总是开到他的家门口,晚上吃饱喝足再用轿车给送回来。
姚远在矿机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一号人,技术水平绝对不一般。可惜,这人不喜欢阿谀逢迎那一套,为人比较轴,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领导们都不喜欢他,总是提不起来。干一辈子,也就凭自己的本事,弄了个高级电气工程师的技术职称,剩下的就什么都不是了。
姜美美主政矿机的时候,姚远曾经特别提出丁群这个人,建议美美重新组建研究所的时候,让他主持研究所的工作。
丁群果然不负众望,在大型新式机械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美从矿机出来,丁群失去了保护,就又像前世一样,“不务正业”去了。
美美制衣走上正轨以后,姚远亲自出面,做了好多工作,才把丁群挖过来,以他为骨干,成立了研究所。
美美制衣的设备,之所以先进于同类国内产品,一个是靠姚远的先知先觉优势,可以提前将许多当时没有的技术提前应用到设备上。另一个,就是靠丁群领导他的研究所,把姚远说出来的先进理念,转化成现实了。
这个微进给技术,是将来将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全面自动化的关键,姚远当然不能漏了,很早就布置课题了。
可是,牵扯到制造原材料和电器元件不好找,丁群也是跑遍了全国各地,连进口的国外元器件都算上,才总算凑齐了。
按着姚远的要求,做出来第一台电机,就是一年以后了。然后又不断改进,直到可以实现驱动——电机联动,就又是一年。
如今,电器寿命和稳定性,还是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丁群也一直在不断修改数据,不断试验。
姚远这次过来,就是要把美美制衣这次面临的严峻情况,告诉丁群,让他做到心里有数。
他来到研究所,去丁群的办公室里,关上门,让杜娟在门口守着,就把情况都告诉了丁群。
从老板的话里,丁群已经听明白了,美美制衣能否生存下去,甚至反败为胜,战胜对手,就全看他能不能尽快把微进给技术成熟化,运用到设备上去了。
这个压力是相当大的。但丁群是有一股倔劲的,要不然在矿机也不会混不开。
姚远向他保证“资金、人员、材料,需要什么,你直接找我,我尽最大努力满足你。”
说到这里,姚远就盯着他说“但是,我们撑不了多久,不能等到两三年以后,对方翅膀硬了再反击,那就晚了。我们必须要在一年以内,解决掉对方。
为此,我给对方挖了一个大坑,替他创造条件,让他迅猛扩张。只等着你的东西成熟了,我就把对方埋进这个大坑里,让他再也无法翻身!
可是,如果你的这个东西出不来,或者出来晚了,我挖的这个坑,很可能埋的不是对手,而是我们自己!”
丁群就低着头很久没有说话。接连吸了三颗烟,把最后一个烟屁股扔在地上踩灭了,才抬起头来说“姚总,你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你,我这辈子也就是一个混退休的混子了。我这人不会说客气话,我就用最大的努力去干吧。
我刚才都想了,全力以赴的话,在今年年底之前,应该可以拿出产品来,而且,是和咱们现有设备兼容的产品。
这样,我们可以直接将我们原先已经出厂,在客户那里使用的设备,改造成自动化设备。这样,对客户来说,旧设备可以直接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