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金光大道(1/1)
3月中旬开始,大磨叽、小沙弥开始进驻穆家梁,准备种植大叶桑树。
德尔尼沟是两个高原丘陵之间的山坡,坡底是昆都仑河的支流--三道沙河。
一面山坡上,6000个树坑早已挖好。按照大磨叽的要求:从山顶到山坡,挖好的树坑成鱼鳞状排列。这样,这些鱼鳞坑可以在雨季时最大限度地涵养水分。只要有雨水,吸收了水分的息壤里的有机成分就会生长、膨胀,吞噬、改良周围的碱性土、沼渣、沙子、砂砾等等。大叶桑树的根系就会得到水分、氮磷钾等养分,树干、树枝、树叶就会迅速生长。
黄河让司机们把挖掘机当成铲车用,把带着土包的是树苗小心翼翼地用铲斗到放在树坑里。两个农业智能机器人把树苗一个一个地扶正。郝云龙、李家俊、王乐、孟达、赵刚、郭勇,窦鹏、张云、霍军一伙培土的培土,浇水的浇水。
好在大叶桑树的树苗不大,树坑也不深,又有黄河建设的机械化帮忙,大半天的时间,就种植了5000多颗大叶桑树。灰突突的山坡绿色满破,生机盎然。
大磨叽放飞了无人机,用5g网络视频拍摄整个苗圃的布局。看到林间还有间隙。大磨叽对穆剑生说道:“你找斯琴要一些紫花苜蓿、沙打旺、墨西哥玉米草、苏丹草、甜苣草的草籽,在林间种植。一方面是涵养了水土,一方面可以在林间养鸡、养鸭、养鹌鹑。蛋禽可以卖,粪肥又滋养了土地。地德厚啊!”
无人机升到高空,大磨叽看见山坡北面的群山里有一条蜿蜒、连绵的粗线。大磨叽指着线条问穆剑生:“这是什么?”
“秦长城。”穆剑生无动于衷。
“什么?秦长城?”大磨叽把无人机降低高度,在秦长城上空巡视着。
一道高高的深褐色的石墙在山间蜿蜒、起伏。没有了城楼、城垛口,但是高高的石墙仍然是横在山中的巨龙。
“还有驰道啊!”大磨叽惊喜地发现笔直的夯土驰道。
“真不愧是木头啊!怀揣金碗去要饭。”大磨叽感慨万千。
“不就是一道石墙吗?”穆剑生不以为然。
“那是2000多年以前就建起的秦长城。2000多年了,仍然屹立不倒,威武霸气的秦长城。”大磨叽对着木头是欲哭无泪啊。
“谁看啊?”木头就是木头--迟钝、无感。
“小沙弥,把视频连到阳光农场网站播出,推荐头条播放,再放进阳光农场微信群,看看--秦长城专题。小沙弥,用尽你的所有手段,让大后山的秦长城成为网红。”
“我们用政府+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经营。政府批准立项,我们出资,修缮、维护这里的秦长城。再投资修好这最后一公里的山路,让人们来--走走驰道,逛逛秦长城。”
“你们村的空房子都装修一下,办成农家乐。我们再网购一批秦朝兵器、服饰、盔甲。租给游客拍照。”
“再买十几匹蒙古马,配好鞍蹬。骑马战长城--现实版直播。”
“穆家梁的生活条件太差。打一口深水井,改善饮水。收一些小尾寒羊,放洋增重、育肥。房子修缮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安转沼气设施......”大磨叽滔滔不绝,穆剑生目瞪口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