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一些杂话(1/1)
起点的小说,推动作品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有三个,一是靠情节来推动作品,二是靠人物引出剧情,三是靠异能法宝决定走势。其中,第三种情况只是少数,而且上文已经提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相比之下,前两种模式更为常见,也更为传统。
这两种写法,第一种模式对人物刻画的要求要低些,哪怕人物形象模糊、性格不鲜明,也不会影响情节的发展,而后一种,则正好相反,作者写作前可以不用考虑完整的情节架构,但要对人物塑造有个很好的把握,尤其是主角的个性一定要突出,之后,让书里的人物自己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初看起来,第二种模式对人物塑造有一定的要求,似乎是难了些,其实不然,这一种,反而是相对简单的模式。要知道,作品想要成功,虽然不需要多大的创意,但毕竟不能完全与别人的作品相同,否则就算不是抄袭,也会让读者感到厌烦,所以,多少应该有些改变。而如果是靠情节推动的作品,想要写出不同来,就必须在每一个情节上下心思,想方设法写出新意来,而靠人物推动的作品,则只需要在人物设定时花点功夫,之后,则完全由人物来决定情节了,当人物个性突出时,同样的情节起因,就会发展出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看起来,也就是具有新意了,所以,这一类作品,麻烦的只是一时,总体来说会省事不少。
那么,怎么样才能塑造出形象鲜明的角色呢?我觉得,对于笔力还不足的新人来说,把人物脸谱化是个简便易行的办法。虽然这并不是上乘手段,也容易使人物缺少灵气,但至少,脸谱化后的角色形象会更鲜明,性格能更突出,在特定的情节中,也更容易把握。
塑造脸谱化的人物,主要要注意简单化,比如设定这人是蛮横的,就要突出这一点,并且一路蛮横到底,而不要让他拥有复杂的性格,什么蛮横中带有善良,善良中夹着暴虐,就很要不得,虽然这会使人物更为真实、更为丰满,但却破坏了脸谱形象,反而不太容易被读者记住。
为了弥补脸谱化的单调,有一个小技巧可以使用,那就是人为地给人物制造一些小小的缺陷,或者比较特殊的癖好,比如特别爱吃香蕉,比如特别不喜欢洗发水,比如最讨厌别人碰他胡子,比如喜欢有事没事摸自己鼻子,或者,喜欢说某个经典的口头禅,等等。有了这些特征,人物形象初看起来会丰满不少,而且,这也能使高高在上的角色显得更为平易近人,同时,那些特征也能方便读者记忆,尤其是当某一特征成为人物的招牌之后。
上述技巧,不仅可以用在主角身上,也可以考虑加给配角,而且,因为他只是配角,拥有的缺陷也可以更自由一些,不必太多考虑读者的观感。这一技巧可以在大部分作品中使用,尤其是竞技类作品,因为它对人物刻画要求比较高,除了主角,其他的队友或主要对手也是相当重要的,这类作品,往往是人物众多,而且一出场就是一批,如果人物缺乏能够辨别的特征,很难被读者区分开来,更别说被他们记住了。
另一个可能用到这一技巧的地方是对女主角的刻画。在许多作品中,女主角不是唯一的,甚至会出现许多个,而许多新人作者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笔力都有所欠缺,很难把每一个女主角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甚至,许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花瓶女主角,除了名字不同外,别的就再也没有区别了。
其实,要想在这里加以改进,有个讨巧的办法,就是类似于上述的安排缺陷,我们也给几位女主角加以各种表象上的特征,比如,女主角a胸部特别大,女主角b是个小罗莉,女主角c擅长跳舞,女主角d特别有钱,女主角e特别冷漠……只要在之后的情节中不时体现这些特征,角色就很容易被读者区分开来了,他们会记得谁是会唱歌的女孩,谁是会跳舞的女孩,并且进而会认为这些女主角不是花瓶。这样,读者对作品的印象自然会好上许多。
除了对人物的刻画,在人物设定时,还得分清他们的主次,究竟是一次性使用的路人甲、宋兵乙,还是贯穿全文的重要配角,对他们的描写力度应该有所不同。同时,设定好人物之后,也得合理安排他们的出场次序和方式,尤其是出场的时间要控制好,如果一次出现过多人物,很容易造成混乱,不仅作者自己不易控制,也会分散读者的关注度,同样造成他们的不适应。
此外,关于人物,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不管刻画了多少人物,不管这些人物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一点都是必须要明确的,那就是,主角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任何角色都是为他而存在,为他而服务的,一切都要以主角为中心,以他为焦点,甚至,不该出现大段的主角不在场的情节。强调主角的存在,强调他的作用,那才是yy的王道。
关于女主角刻画的秘籍,是要举一反三滴
本书首发来自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