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第1278章 浮出水面(1/2)
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李云天坐在桌前看着手里的一份公文,这份公文是汉城的几名士子联名所写的请愿书,认定李瑈就是李珦遇刺一案的幕后主谋,因此让李云天把李瑈关进大牢里进行严审,对李瑈这种无法无天、犯上作乱的行为时深恶痛觉。
看完了请愿书后,李云天无奈地笑了笑,请愿书上对李瑈的指责都是臆断之词,没有丝毫的事实依据,看得出来这几名士子富有激情,但也因此行事冲动,容易被那些有着险恶用心之人利用。
“王爷,如何处置这封请愿书?”这时,立在一旁的云娜开口娇声问道,此时此刻那几名上了请愿书的士子就跪在司务处大门外的地上。
“告诉他们,这封请愿书本王收下了,让他们安心回去读书准备明年的科举,案子的事情本王会查清楚给外界一个交代。”
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开口向云娜说道,“至于首阳大君是否有罪,届时自有定论。”
“你去查查看,他们几个是受到了何人的蛊惑写了这封请愿书?”说着,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这种雕虫小技简直上不了台面,完全就是画蛇添足之举。”
“属下明白。”云娜闻言莞尔一笑,向李云天一躬身后离开了,对方此举原本是想要给李云天施加压力,却不成想反而因此露出了破绽,只要找到暗中怂恿那几名士子写请愿书的人,那么就有不小的收获。
虽然李珦遇刺,不过李云天的重心并没有在案子上他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只能慢慢地搜集情报来查证。
对于李云天来说当务之急是在朝鲜八道的赈济事宜,那些赈济早一天发到忍饥挨饿的百姓手里,那么就能早一天停止饿死人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
随着赈济物资的发放,朝鲜八道的人口、田地等信息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王爷,找到了行刺李珦的幕后主使了。”七月中旬,李云天正在汉城城外的一个池塘边悠然垂钓的时候,云娜走了过来,在他耳旁低声说道,“这件事情是安平大君做下的。”
“李瑢?”李云天闻言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他见过李瑢,李瑢事事以李瑈马首是瞻,没想到暗地里却要置李瑈于死地。
“证据确凿吗?”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低声问道。
“我们的人根据线索找到了李瑢的管家,现在其已经招供,刺杀事件是李瑢跟其舅舅金安合谋策划的,行刺的人是金安在外地领军时的手下。”
云娜点了点头,沉声向李云天请示道,“王爷,现在是否传召李瑢和金安?”
“让他们去司务处。”李云天点了点头,随后把视线落在了浮在水面上的鱼漂上,专心致志地钓着鱼,说实话他对审问李瑢和金安并没有什么兴趣,两人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因为两个字:权欲!
云娜望了一眼李云天,微微一躬身后退了下去,李云天自从来到汉城后获得了更多消遣的时间,甚至可以抽出空闲来钓鱼,这在京城时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难怪,李云天在京城的时候不仅需要处理讲武堂和都察院的事务,只要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议以及进宫伴驾,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休假了。
可来到朝鲜国后情形就变得不同了,李云天手头的事务骤减,这使得他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朝鲜国的事宜,时间也变得充裕起来可以趁机放松一下。
首阳大君府。
李瑈与李瑢在客厅里喝着茶,聊着近来汉城的一些事情,在李云天的坐镇下汉城大大小小的衙门现在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运作。
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朝鲜国的政务体制,像大明的内阁一样,朝鲜国也有一个辅佐朝鲜王的衙门——议政府。
议政府的主官为“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北宋时期的宰相和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俗称“左相”和“右相”,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检详、正八品司录。
议政府之下有六曹,仿照大明六部设立,即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和工曹,其长官称判书(正二品)相当于尚书,副职称为参判(从二品)相当于侍郎。
参判以下还有六曹参议(正三品堂上)、六曹参知(正三品堂上)、六曹正郎(正五品)、六曹佐郎(正六品)。
正是由于议政府的存在,虽然朝鲜王已经死去,但朝鲜国的军政事务得以正常运作,而李云天将暂时取代朝鲜王行使朝鲜国的权力,直至新任朝鲜王被选出。
李瑈本应该活跃在汉城的政坛,可惜由于李珦遇刺一事他不得不暂别官场待在家中,等待着明军的调查结果。
在八个兄弟中,李瑢与李瑈走得最近,因此李瑈也李瑢也最为相信,当把李珦赶出汉城后李瑢就成为了首阳大君府的座上宾,李瑈有些事也喜欢找李瑢商量,毕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两人之间有血缘关系总比外人值得相信。
“二哥,世子的案子有何进展了?”寒暄中,李瑢语峰一转,忧心忡忡地说道,“要是这件案子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二哥可就要背着个黑锅了。”
“二哥,会不会是世子故意给二哥设了一个局。”说着,李瑢试探性地望向了李瑈。
“世子也被人算计了,差一点就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