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第475章 配合默契(一更)(2/2)
坐大明水师的船只来交趾的事情,立刻群情振奋,士气高涨,以前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自此,明军与叛军在交趾的对峙态势正式成形,按照与李云天的约定,黎利逐渐撤回了那些在明军控制地盘内的叛军,双方的界线逐渐清晰起来。
李云天也遵守了协议,而且在三江城和谅江城的驻军都只有约定的一半,即各五千人,以示自己无意进攻叛军,让黎利放心。
其余的明军被李云天撤到了太原府和新安府进行整编,他对交趾的驻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不仅淘汰了军队上的老弱病残,而且还对交趾军户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允许交趾军户不用参军,而已从事讲武堂下属产业的经营作为代替。
换句话来说,李云天实际上已经废除了交趾的军户,只不过没有明说而已。
他这样做有着充足的道理,毕竟交趾不同于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其人口以交趾当地土人百姓居多,因此大明要想真正将其治理好并不能单单依靠武力,当务之急是通过那些从内陆迁移而来的居民来发展交趾的农业和经济,以此来打开局面。
因为交州城已经被叛军占领,故而李云天下令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等衙门前往太原府太原城公办,以太原城为交趾的临时治所。
宣德三年二月底,历经十余年叛乱的交趾终于平静了下来,明军和叛军纷纷进入了休整期,像两头激烈厮杀后疲惫的野兽各自****着身上的伤口。
与此同时,明军和叛军都将事务的重点转移到了农业和经济的建设上来,连年的战火已经使得不少百姓食不果腹,双方都要抓紧时间来解决粮食问题。
虽然黎利与李云天私下里达成了协议,但他并没有掉以轻心,暗中积蓄着力量,不仅像李云天一样开始整军,而且还与横行在南洋水域的海盗取得了联系,通过那些海盗与南洋诸国进行海上贸易来获取利润,用来支撑叛军的各项开销。
黎利这样做是逼不得已,由于他正在与大明打仗,故而周边的占城、真腊等国都不会与其交易,他也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
李云天并没有理会黎利的海上贸易,在他看来黎利这样做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而已,并不能真正解决叛军的财政压力,除了叛军的军需外,叛军辖地内百姓的安置和救济都需要钱财,这将使得黎利为此头疼不已。
这个时候,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优势就彰显了出来,李云天不仅从广西的官仓调来了大批救济给辖地内的百姓,而且还免除了辖地内百姓两年的赋税徭役。
当免除两年赋税徭役的消息一出,明军控制州府内的百姓顿时一派欢腾,这意味着他们两年之内没有了田赋和丁税,可以安心从事各自的事务,所有的收入和守城都将归个人所有。
由于没有了田赋和丁税,交趾三司和各地方衙门的开销将由李云天筹集的平叛大军军费来支付。
为了弥补免除田赋和丁税后的交趾地方衙门的财政压力,李云天以定南将军的名义正式下发了《交趾商事法》,既规定了在交趾境内的商贸活动受讲武堂交趾商务司保护,同时也明确规定了新的商业税率,包括茶、盐、布料和矿石等商品的税率。
新税率与李云天在扬州竞拍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时制定的一样,远高于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税率。
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李云天在交趾成立的一个新衙门――讲武堂交趾商务司。
讲武堂交趾商务司不仅统掌了交趾境内的商业事务,而且还接管了云屯市舶司,将原本由交趾布政司管辖的云屯市舶司纳入到了讲武堂交趾商务司的麾下,权力之重可见一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