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崇祯的预言(1/2)
弗吉尼亚半岛的奇克哈默尼河南岸,麦克莱伦集结了7万北军,而他的对面防守里士满的兵力只有2.5万。
然而麦克莱伦却缺乏情报,错误地判断对面有20万人,尽管林肯屡次催促他进攻里士满,谨慎的麦克莱伦还是无动于衷。
罗伯特·李的反击发生在北岸——北军准将波特率领3.4万北军南下增援麦克莱伦,结果在盖恩斯磨坊遭到罗伯特·李集中5.7万南军包围。
在波特的身后是奇克哈默尼河。
南军集结了大明帝国增援他们的后膛装钢炮,倾尽所有的火炮猛烈地将爆破弹投射到“入侵者”的阵地上,一个个合众国士兵在炮弹的爆炸声丧命。
因为大明帝国与欧陆列强的军火援助,美利坚的内战规模越来越大,伤亡也越来越惨重。
南北战争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合众国和联盟国双方仅仅能够集中几万人,而现在不大的弗吉尼亚半岛双方就有20万人,这还没有包括密西西比河对峙双方也有超过10万人。
来自大明兵部的军事顾问冯玉若与其他几位军事顾问跟随罗伯特·李的指挥部参与了对波特准将的围剿。
他们一行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联盟国获得独立。
与楚七、张芷儿留在里士满不同,冯玉若身为游击将军,她不但帮联盟国训练士兵,在必要的时候也会跟随罗伯特·李等联盟国将领到前线。
“北军的防御非常坚固,如果无法在入夜前将对方的三万人歼灭,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夜色的掩护下渡过奇克哈默尼河逃窜。”
冯玉若与几个大明的军事顾问来到沼泽地附近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对面被火炮覆盖的北军阵地。
罗伯特·李脸上的神情并不轻松。他的兵力比麦克莱伦要少,唯一能够打败麦克莱伦的方法是在局部集结兵力,取得局势优势兵力。
大明前来的几个顾问也都赞同他的做法,他们必须要敢于下注。
“我已经部署下去各个师的作战计划,以装备了大明的火枪、火炮的师作为主力突破其右翼,将其赶到奇克哈默尼河,尽量消灭这一支北军……只不过攻打的是昔日的同胞,实在是令人唏嘘。”罗伯特·李看着漫长的战线。
北军5.7万人,南军3.4万人,数量众多的部队在原始的沼泽、河流、树林中会战,他最多只能够将命令传到各个联盟国的师,之后便只能够看将领是否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配合,他没有办法亲自指挥各个部队。
冯玉若与其他几个大明前来的军事顾问对视了一眼,他们倒是无动于衷。
这是美利坚人的内战,破碎的是北美的山河,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关联。他们只是忠诚地服从兵部的命令前来协助联盟国获得胜利。
不过南北战争的确很惨烈,战争持续一年的时间,至少有二十万人伤亡。不只是大规模的会战,还有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更是此起彼伏,双方的情报人员也在对方的领土上进行破坏。
无论是合众国还是联盟国,双方的青壮劳动力死伤众多。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即使侥幸没死,受伤后也会留下终生的残疾,这一代美利坚人受到了严重的损失,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够缓过来。
至于合众国和联盟国矛盾的重点,种植园的奴隶,他们的确是参加了南北战争没错,但是他们从事的大多数还是后勤、杂役工作,打仗的是他们的白人主子,流血的也是白人士兵。
残酷的战争伤害了美利坚人之间的感情,并产生了世代的仇恨。
罗伯特·李知道来自大明帝国的顾问不会在意联盟国的士兵死伤多少,他叹了一口气:“如果明军能够支援我们,也许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吧。”
冯玉若说道:“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由美利坚内部解决自己的争端,兵部指使幕府向华盛顿宣战已经是破例。如非需要,南北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将会破坏马六甲公约建立的国际秩序,将会有上百万、上千万人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这是两百年前崇祯大帝在遗留的手稿上记载的内容……”
罗伯特·李第一次听闻东方那位改变了大明走向的崇祯皇帝竟然留有预言,在会战的紧要关头仍然深感兴趣:“那位大帝预言会有席卷所有文明的大战,而大战将会导致上千万人死亡?只有黑死病和流感才会造成如此规模的伤亡吧?人为的战争可能吗?我们南北战争到现在阵亡几万人,受伤二十万就已经甚是夸张……”
冯玉若一脸凝重:“我们大明之前的朝代更迭就有如此规模的伤亡,东汉人口旺盛时有五千万人,到了三国时期却只有几百万人,纵使有战乱隐藏的人口,损失也是无比惨重。若是一场席卷全部文明的大战,几千万人的伤亡绝对不是在说笑而已。根据崇祯大帝的预言,现在各国的情况处于危险的平衡之中……”
罗伯特·李被崇祯手稿中预言的内容所震撼:“你们那位崇祯皇帝真是一个奇人,竟然能够预知两百年后的事情……细思极恐啊,各国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时候想得第一件事情不是如何在谈判桌上和平解决问题,而是能不能在武力上征服对方……”
战场上的火炮声让罗伯特·李又回过神来。
南北战争又何尝不是废奴、州权、经济方式等矛盾引发的战争,工业主和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只能够通过战争来解决。
冯玉若没有继续与罗伯特·李提及崇祯手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