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解放者的计划(2/3)
入寇期间遭受荼毒的闽籍久米村人,对岛津蕃有刻骨仇恨,在康乾开海时代来到大陆的这些留学生完全可以向中国求援驱逐岛津,然而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还不能说明岛津蕃的活动是在琉球人忍耐限度之内吗,反正出钱的冤大头只有一个大清而已。如果说驱逐岛津让那霸港成为自由港是弗里兹学雷峰,那么琉球的人力和资源绝对值得起这出冒险的回报,许多琉球人擅长航海,他们的祖先受到来自福建的闽人三十六姓教化,穿琉装{汉服}说汉语{福建方言}用汉字,曾经去过东南亚的人还会一些西班牙或葡萄牙语。
大琉球岛上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各种菜蔬、花木品种如同中国大陆一样,岛上还有多条河流,比弹丸之地的圣厄斯塔蒂斯岛更适合建设自由港,更妙的是锁国令期间的幕府治下,无论是清还是日政府都不会干涉大琉球岛上发生的变化,唯一需要对付的敌人只有岛津一个蕃。
只要能够建起一个新的“万国津梁”,不愁大清国商人不往这里跑,这世上并不是只有新英格兰商人喜欢走私啊。
况且那些远洋的美国捕鲸船不久之后也会来到这片海域,他们会很欢迎获得一个落脚点,琉球人不像那些太平洋中的岛民对疾病毫无抵抗力,他们会很快成为受欢迎的水手,弗里兹在这件事上不会想着吃独食,这个港口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来的西方船只越多,岛津蕃想要再拿回去就越困难。
“萨瓦兰先生,您先去休息吧,我会安排好人守夜,若是担心夜间遇上礁石,我们干脆离开洋流,在洋流外落帆下锚吧,”拉波特提议道,弗里兹就着六分仪上测出来的纬度对照了一下海图,同意了他的意见。
黑潮中并不像墨西哥湾暖流那样安全,台湾以东到琉球、日本这一线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不但多珊瑚礁石还多火山岛,走在不熟悉的航线上千万不能大意,在黑夜中迎面撞上一座突兀地冒出来的火山小岛,那没有人救得了,这绝不是开玩笑,19世纪在这片海域失事的西方船只都是这种冒失的牺牲品。
只是拉波特很快苦着脸走回来,这里已经是大陆架末端的大洋哎,水深几百米,没准现在船队正在冲绳海沟上方,这怎么下锚啊!没办法,两条船收好帆,顺着洋流漂流吧,只是苦了瞭望的水手,在这黑漆漆的夜晚他们怎么看得清有没有礁石呢,弗里兹一下子怀念起了探照灯和雷达、声纳来。
遥望着西方可能存在的大陆,弗里兹又想起自己本来的打算来,最初自己是希望从中国大陆上招募大量的水手,进行几年的远洋贸易之后他们就会把关门之外的知识传播到沿海的水手中间,那些本来最多跑去东南亚的商船或许会走的更远,可惜大清国的一口通商与幕府的锁国令效果不相伯仲,牢牢地把人口钳制在了土地上。
现在去琉球是退而求其次,自己总不能像海盗一样直接上沿海掳掠人口吧,虽然还真不是没这么想过,只是这样硬拉来的人口对自己只有恨意,即使他们日后过上了好日子也得不到他们的理解。
不过呢只要有了琉球的人口支持,还有一样生意倒是可以考虑开始做了,那就是西太平洋无人岛的羽绒采集。
可笑后世的人只知道怨毒日本人捕鲸,捕鲸哪个工业国都没少干,可是收集羽绒这事上头日本人才是造了大孽。
18世纪末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羽绒被这种奢侈品,在实现批量生产后开始在欧美广泛流行起来。但是羽绒这东西鸡鸭鹅身上都只有胸口那么一点,在还没有石油农业把粮食多的做饲料的年代,上哪去找那么多的羽绒呢?
自然界的野鸟们就倒了大霉!切萨皮克湾畔的湿地鸟类被大量捕杀,远在东亚的日本人很快也效仿起来。
明治维新之后,急需外汇的日本人把目光投向了信天翁。
日本周边的太平洋信天翁广泛分布在小笠原群岛北部岛屿、聟岛、嫁岛、西之岛、冲绳以东大东群岛的北大东岛、海面上的o、台湾附近的澎湖列岛等岛屿上,据推测,整个太平洋海域的信天翁数量在1千万只以上。
用信天翁的羽绒制作的羽绒被的吸湿性和保暖性良好、重量轻,深受欧美市场欢迎,每磅羽绒的交易价格非常之高。
因此在太平洋各岛屿上集体筑巢的信天翁的羽毛{羽绒},成为日本重要的外汇来源。
在日本最早注意到信天翁羽绒价值的是实业家玉置半右卫门{1839~1911年}。
1887年,他来到鸟岛{伊豆群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上成立了玉置商会,直至1922年撤离鸟岛,采集了大量信天翁羽绒并出口欧洲。荒凉的鸟岛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宝岛”。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甚至还发放奖金为玉置提供支持,鼓励其寻找信天翁的栖息地。
一床羽毛被至少要填充11~13公斤羽绒,从1只鸟身上仅能采集到10~20克羽绒,因此制作一床羽绒被就要杀死约100只信天翁。
这可谓是对信天翁的“种族”!1890年前后,每年约有40万只信天翁在鸟岛被捕杀,平均每人每天打死100~200只。到1900年前后,有300人居住在这座小岛上,干劲十足地采集信天翁的羽绒,这里甚至还开办了小学,铺设了轻便铁路,用来运送被杀死的信天翁。
据推测,截至1902年,至少有500万只信天翁被杀死,日本及台湾周边列岛的信天翁被日本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