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可叹停机德(1/2)
宝玉跟林黛玉掀帘走进了屋子,只见一个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女子穿着身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髻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这女子,应该便是薛宝钗了。
见他们两个进来,薛宝钗这才放下笔,转过身来,满面堆笑让道:“宝兄弟、林妹妹快坐。”
言语举止之间,隐隐有股豁达之意。
宝玉打对面坐下后,又细看了两眼,见这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很是娴雅,不由的暗暗颌首。
如此人物,方当得上是与林黛玉相媲美的红楼另一女主!此时钗黛二女都在眼前,宝玉便不由想起了她们两个那合在一起的的判词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中,“可叹停机德”与“金簪雪里埋”这两句说的是薛宝钗,“堪怜咏絮才”和“玉带林中挂”说的是林黛玉。
两女的判词只四句,各占了一半。
一般认为,前两句说的是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人生经历,后两句则是在说她们最后的下场。
那么,薛宝钗那句“可叹停机德”里的“停机德”是何意?
“停机德”出自《后汉书—烈女传—乐羊子传》,乐羊子就是乐毅的先祖,他有一次远处寻师求学时,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那时正在织布,得知了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便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绢给全部剪断了,以此比如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规劝丈夫继续求学,不要半途而废。
所以,薛宝钗这句判词,其实便是点出了她的个人理想,应该是与乐羊子之妻那样,做一个规劝夫君上进的人。
可惜的是,“停机德”前边多了“可叹”二字,可知薛宝钗的一番作为终究是徒劳一场。
事实上,薛宝钗现在便已经劝过贾宝玉几次,要他多花点心思在“仕途经济学问”上来,但贾宝玉却非常反感这些,每次都板着脸拂袖离开了。
……宝玉这时向薛宝钗道:“大哥辛辛苦苦的带了东西来,姐姐留着使罢,又送我们。”
宝钗笑道:“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远路带来的土物儿,大家看着新鲜些就是了。”
黛玉道:“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成新鲜物儿了。”
宝钗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什么呢。
"宝玉听了这话正对了黛玉方才的心事,连忙拿话岔道:“明年好歹大哥哥再去时,替我们多带些来。”
黛玉瞅了他一眼,便道:“你要你只管说,不必拉扯上人。
姐姐你瞧,宝哥哥不是给姐姐来道谢,竟又要定下明年的东西来了。”
说的宝钗宝玉都笑了。
几个人又闲话了一回,因提起黛玉的病来。
宝钗劝了一回,因说道:“妹妹若觉着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强扎挣着出来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闷坐着到底好些。
我那两日不是觉着发懒,浑身发热,只是要歪着,也因为时气不好,怕病,因此寻些事情自己混着。
这两日才觉着好些了。”
黛玉道:“姐姐说的何尝不是。
我也是这么想着呢。”
且看薛宝钗与林黛玉两个此时的谈话,有的只是姐妹情深,没了红楼开篇时的针尖对麦芒。
还是之前说的那一句话,林黛玉是不会无缘无故乱怼人的,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众人与刘姥姥一起行酒令,林黛玉那时一时嘴急,便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之类出自《牡丹亭》和《西厢记》的语句,《牡丹亭》、《西厢记》在后世算是文学经典,但在此时却不为主流所认同,还是贾宝玉托茗烟从外边偷偷带进来的,若是被贾政知道了贾宝玉看这些书,保准会一顿好骂,而薛宝钗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林黛玉拆穿,也肯定会让她极其的难堪。
但薛宝钗那时却不动声色,事后才把林黛玉拉到了一边,方点破了她看“小黄书”的事情。
林黛玉那时则是羞得满脸飞红,搂着宝钗满口央告,保证以后再也不说了。
之后,薛宝钗又谆谆劝导,向林黛玉说了许多话语,总体意思便是:“女孩子家只该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林黛玉从小父母双亡,又无姊妹兄弟,长了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薛宝钗这样教导过她,因此大为感动。
所以从那之后,林黛玉再没于人前人后用刁钻的话语讽刺过薛宝钗,两人这才算是真的亲如姐妹了。
大家又坐了一会,闲聊了半响方散,宝钗起身相送。
刚要出门时,刚好有个小厮迎面走来,向各人行礼后笑道:“原来宝二爷真的在这里,我们薛爷回来也有半月了,想要置办酒席,正四处寻你去赴宴呢。”
宝玉想了想,觉得去会一会薛宝钗的那位哥哥、“呆霸王”薛蟠也好,于是他便与林黛玉跟薛宝钗告辞了,与小厮一道往薛姨妈、薛蟠住的梨香院走去。
薛宝钗现在并不与她母亲、哥哥住在一处,而是跟贾宝玉、林黛玉、以及迎春、探春、惜春等人一同住在大观园内,这大观园是元春省亲时建的,耗费了不知多少银两,但元春却只来过一次而已,为了避免白白荒废了,元春便下了凤旨,建议让贾宝玉等人搬进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