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兰若蝉声》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兰若蝉声 () >> 第28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197513/

第28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3/5)

的道心都是清净,祥和,慈悲,美好,如是而已。”

殷色可一直皱着眉头,这时候终于忍不住啦,

“小女子听闻我朝佛道之争甚重,太武灭佛,文成逐道,既是一般,那还争什么呢?”

“其异在相,所争自然也在相。

名声,地位,财富,国师称号,对于修行而言都是外物,

但对于传教,弘法,接济信众,建立寺院,却又是无法跳开红尘俗务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修行与弘法所需相互矛盾,

那么究竟是清修渡一人重要,还是沽名渡万人重要,

至今百家相争,从无定论。”

一直没有发话的刘赢忽然开口了。

他一开口,问题就像剑一样锐利,着实是毫不避讳啊,

“我常听说老子西出函谷而化佛陀,此论真伪,大师可甄否?”

此话一出口其余四人均觉不妥。

在佛家面前提这个问题,那不是打脸吗?

没想到眼前这位大师倒是一点没生气,反而笑吟吟地道,

“这种说法若论究竟倒也并非空穴来风。

老子骑牛出函谷,一气化三清。

神牛曰蜚,蜚驮三主神降世传说起于婆罗门。

如今湿婆第一化身的坐骑便是蜚牛。

天竺诸国敬牛如神,不食其肉,以‘蜚驮’追名上古荒史,其俗因之。

婆罗门神佛如恒河沙数,佛陀仅是其一,但最得妙谛。

上古传承,诸教派间相互影响颇多,其间差别便如之前所言,尽在一个相字。

谁的主神教典是正,这样的辩驳毫无意义。

道教太上出自昆仑上天,西域圣火教出自枷锁胡天,本是两种毫不相干的信仰。

但是圣火教主咱(音za)陆压示德(zaratra,一译琐罗亚斯德,又译查拉图斯特拉,均一人也)亦被道家引为陆压真君镇西昆仑诸岳。

圣火教的转世救世灵使密特拉,引为佛家弥勒,灵使转世之说也在山外山信众颇多。

佛家罗汉天王若干神佛又被道家引为神明。

这其中交汇混杂,不过都是在一个相字,并未触及道的本质。

再深一步说,诸教经文教义间的互相影响也是存在的。

就拿贫道法号来说吧,之前贫道曾言空空空空来自《四十二章经》四名皆空,只不过是诸多阐释的一种而已。

贫道出自后秦姚氏,后秦国师鸠摩智所译《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俱此四无相亦可称四大空。

而《大品般若经》则以法法空,无法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他法他法相空为四大空。

不同佛经的不同注解,何必要辨正伪呢?

但是四大皆空一说所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解法,却出自西域传入的水火土风四相学说。

四相生天地,故曰四大。

四大皆空,则天地空,万法空,此解已为外道婆罗门引作天地正论。

道众经常询问贫道这几种不同阐释究竟孰对孰错。

一旦陷入类似迷思,便是着相。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释均是妙义,归根究底都是空空空空。”

“妙啊!妙啊!”庆云听到此处,拍着大腿,仿佛有所顿悟。

忽觉两侧八道目光见了鬼似得向自己投射过来,只能苦笑解释道,

“我是说大师的法号取得确实高妙。

如果你理解了万法皆空的本质,便能悟其妙义。

而对于无法理解的道众,这个标新立异的法号可以引导他们对空字一法辨证思考,直到有一天顿悟为止。

这个法号本身,就是一记棒喝啊。”

空空空空开怀大笑,

“亲甚有佛缘!

能在这一盏茶的功夫里悟出四大皆空的真谛,不枉到此一游啊。

不知其他诸位亲是否亦有所得?”

庆云之外,除了暅之,其他三个人可是真的连一句话都听不懂啊。

暅之虽然听得明白,但是师父所授道论对他影响甚深,让他对这个世界已然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成见,因此只是听了个左耳入,右耳出。

不过他对空空空空大师诸教同源的观点倒是颇感兴趣,知道这位长者确实有真才实学。

若非博古通今,饱读经书,如何能总结出上古诸教的盘根错节?

故而他对大师所怀的敬意,也并不弱于庆云。

就在众人答谢,起身告辞,行至禅房门口的时候,暅之忽然哎呀一声,像似忽然想起了什么。

又是八道目光一起聚来,暅之亦颇感尴尬,赧然辩解,

“之前我听老师解说《道德经》,对于‘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一节,一直不太理解。

之前不明白多学多听,到底有什么不好?

刚才听了空空空空大师论经,忽然想到,这其中的重点并不在‘多闻’,而在‘守于中’。

自己如果没有见解,思考力和判断力,一昧道听途说只会使耳塞目盲,并不见得能让自己受益。

而通过自己的本心来认知,就算空见空闻,所得却都是自己的能力学识。

其中真意,此刻我终于明白了!”

“孺子可教也!”

这一声赞叹,并非佛家机锋。

但此时空空空空和蔼的笑容四周,仿佛正笼罩着一圈淡淡金晕,如佛光般或隐或现。

五人一起躬身拜下,虽未伏跪,其中的虔诚,又怎么会因外相而被误解呢?

“老师在论佛道的时候

状态提示: 第28章 少室山中隐兰若 皆空堂前见故人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