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张金亮和吴小文(1/2)
有一天,我看到张金亮借接到橡皮,似乎很高兴的样子。看到她高兴的样子,我的心更凉了,我觉得我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我甚至连借给她一块橡皮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两个互借东西,互相笑着。
五年级快要毕业了,家乡下了一场极大的暴雨,那场暴雨来得特别快,特别邪乎,把庄稼冲得东倒西歪,把正在开花的棉花几乎要淹没了。棉花是唯一的经济作物,玉米是重要的粮食来源,所以靠着种地过日子的我们肝肠寸断。
很多棉农放弃了自已的棉花,许多农民却具有常人不能理解的能量,他们联合起来,打通所有的棉花地,在自已的棉花地里挖出一道道水沟,最终连接到大的排水渠。其中有一大片棉花地与排水渠隔着一条大路,泛滥的雨水无法泄到排水渠,无奈之下,只好两利相权取其重,将这条大路打通。
到最后,大路被挖得千疮百孔,隔五百米左右便有一道排水沟,那排水沟对于我们这些少年来说,是那么深,那么可怕。而这条路,则是我们报考初中学校的必经之路。
就在雨水泛滥几天后的一个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去初中学校参加入学考试,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唯有步行。还好人并不太多,只有十几个人。上完五年级之后,很多同学不想再上学了,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从没考过好成绩,上学对他们来说是种煎熬,读书学习令他们头疼。
坐在沉闷的教室里,哪比得上跟父母干点农活,并在无边的野地里无忧无虑地奔跑来得痛快呢!
有一部分同学不想退学,却被父母阻止了。上学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土里刨食儿过日子,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财。我们这个闭塞的小乡村,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看到眼前,看不到未来,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
尤其是对女孩子,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更无用了,学来学去,花不少冤枉钱,到头来嫁作别人妇,完全是赔全的买卖。
所以,上学是虚的,是没有前途的,不如早早退学,跟着父母多干两年活,减轻家里的负担之外,还可以多挣点钱,尽早结婚过日子。所以,抱这种心态的父母无情地剥夺了孩子们继续上学的愿望,提早结束了上学时代。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五年级想升初中的同学寥寥无几,仅有十几个,我、吴小文和张金亮是为数不多的一分子。我们今天,就是要去报考的初中进行摸底考试。
天气很凉爽,雨把所有一切都浇透了,到处湿漉漉的,仿佛一块刚洗过的毛巾,稍一用力就会拧出水来。雨似乎没下透,天空阴沉沉的,天边有三三两两的雷声滚过来,仿佛对着大地怒吼。两旁的野草和庄稼长得格外茂盛,吸足了水分的叶子绿油油的,发着光。路并不太宽,全部是由人走车压自然而成,坑坑洼洼、起伏不平。
老师一边走,一边嘱咐着我们,让我们注意安全,但我们谁也没有听进去,仿佛刚出笼的鸟儿,对世界的广阔感到无限新奇,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有探索不完的秘境。走着走着,前面传来老师的提醒。
“同学们,注意了,”老师说,“前面有一道深沟。”
听到有深沟,大家不仅不害怕,反而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凑上前去看。那沟的确深,仿佛一道悬崖,足足有三四米那么宽,两米那么深,雨水近乎洪水,将沟的一侧冲成扇形,俨然一个巨大的缺口。
“完了,过不去了。”有的同学站在沟边打着颤。
“我们必须过去,否则耽误了考试就把你们都耽误了,”老师说,“大家不要着急,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对此我们持怀疑态度。
老师望望沟的宽度,认为要跨越过去绝无可能。从旁边棉花地里过?雨水把土地都泡松了,弄不好陷到泥里,况且踩坏人家的棉花并不是学生们应该做的事。老师瞅瞅大沟的另一侧,发现有一行脚印,想必是有人从沟的这边下到沟的一侧,踩着沟底的硬泥块走到沟的另一边去了。但那并不好走,可那是唯一的办法。
“别犹豫了,”老师大声说,“大家脱掉鞋,挽起裤脚,咱们也从沟底过去。”一听说脱鞋,我们兴奋了,一阵忙乱之后,我们将鞋子脱下来拎在手里,在老师地带领下小心翼翼地跨过沟底。在此期间,我一直悄悄注意着吴小文,看她如何弯下腰去,如何优雅地脱下脚上的凉鞋。
那是一双非常漂亮的凉鞋,是少有人穿的时尚凉鞋。她穿在脚上,既合适又美观,似一位小公主。她把鞋子脱下来拎在手里,小心翼翼地跟在张金亮后面。她为什么跟在张金亮的后面呢?因为,在路上张金亮一直很谨慎,总是跟在吴小文后面,像一个保镖小心翼翼、用心呵护。有偶尔的小沟,他甚至拉着她的手,扶着她越过泥泞。这一切全被我看在眼里,心像放在火上烤一样,受着疼痛的煎熬。
我总是在想,还是算了吧,她不会属于我的,但总不肯放手,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不肯放手,或许,已经失去了放手的意识,只能将自已交给命运,让上天决断。
吴小文提着自已的鞋子,紧紧跟在张金亮后面,在张金亮不断回头的指点中,慢慢地跃过一个个硬泥块,脚步轻盈地走到沟底。沟底并不平静,兀自流淌着一条潺潺的小溪。想必是积累了多少天的水分,然后从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