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攻南京(四)(2/3)
见任何埋伏,这些明军估计也只能抓住我大清兵力薄弱之处,进行一番偷袭,未敢正面捋我大清八旗精兵的虎须。/p“骑兵涉水尽速过河,汉军搭设木桥,协助乌真哈超将火炮转移至对岸。”勒克德浑命令道。/p
七乡河是一条很小的河流,最宽处不足二十米,大部分只有十余米的宽度,水深也不到两米,骑兵可轻松涉水过河,但部队中携带的火炮和补给,只能通过搭建木桥的方式通过这条小河。/p
现在,勒克德浑倒有些担心攻占镇江的明军在得知他们即将赶来时,会提前撤离。对方在南京至镇江的途中广布侦骑,还将沿途河道上的桥梁拆除,都是在防备南京来的援军快速抵达,显然是对我大清八旗精兵存有深深的忌惮。/p
这些南蛮的军队,一个比一个烂,无人能挡我大清八旗的倾力一击。纵观天下,也就是登莱的齐国军队还有些战力,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火器,屡次抗击(击败)我大清征伐。/p
咦,这次攻打镇江的军队该不会是那齐国军伍吧?/p
勒克德浑突然间神色一凛,不由凝神朝前方望去。/p
两千余八旗甲骑正在轻轻催动马匹,缓缓地向前奔驰,如一条即将奔腾的巨兽,狰狞地扑向远处的敌人,要将对方撕碎吞噬。在大地的尽头,是一片起伏无定的丘陵,江南特有的苍翠,丝毫显不出入秋的景象。/p
“那么遥远的距离,他们应该不会到这里来吧。”勒克德浑喃喃地说道。/p
------------------/p
陆战第三营营长苏忠福扶着船舷,抬手眺望长江南岸,江边芦苇荡的火势已经开始逐渐变小,一条长达数里长的浓烟,在微微的东南风吹拂下,几乎将整个江面都笼罩在其中。/p
“去几条小船到南岸看看。”/p
随着苏忠福的命令下达,两艘小船迅速驶出岸边芦苇荡,朝长江南岸划去,片刻之间,便消失在浓烟之中。/p
“狗日的鞑子,要不是俺们提前躲到江北岸,差点就让你们烧成灰了。”苏忠福轻轻地骂了一句,随即将一副布巾遮住口鼻,回头瞄了一眼芦苇荡中停靠的数十艘桨帆船。/p
按照战术参谋提前制定的作战方案,苏忠福领第三陆战营、乡兵第一营、日本流浪武士编组而成的忠义军两个中队、李本深部明军三个营头,以及炮兵一个连,总计兵力两千七百余,在七乡河西侧阻击撤退的清军。此战的关键,就是大量歼灭清军有生力量,避免对方逃回南京城。/p
当时,苏忠福乘船赶到此处设伏,对战术参谋将他们安排在江北岸隐藏,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是浪费时间,耽误他们构筑防御阵地。不过,随着清军的一把大火,将南岸沿江芦苇荡全部点燃,这让他在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也大呼侥幸。/p
那些年轻的战术参谋,果然都不简单,对于战场上的许多细节都考虑得是如此周到和致密,避免了他们这些带兵军官许多不必要的战术失误。苏忠福心中不由感叹,假以时日,他们这些野路子出身的军官,可能最终都会被这些经过正规军事学堂教授出来的年轻人所代替。/p
军事学堂中出来的军官,几乎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不仅能读会写,而且还能通过历年总结出来的实战案列和古代历史战役,结合运用到实际作战环境当中。他们唯一所缺的,大概也就是实战经验和带兵权威。不过,在经历数年战阵后,他们必然会成长的非常快,一定是我大齐王国最为优秀的军官。/p
“营长,他们回来了!”第九陆战队连长任茂勇低声说道。/p
苏忠福闻言,将纷乱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看向江面。/p
返回的只有一艘小船,此时正逆着江水,奋力地朝这边划动,透过烟雾,只见船上的一名士兵挥动着手里的信号旗,左右摇动着。/p
“营长,建奴已离去。俺们可以过江了!”任茂勇脸上带着几分喜色。/p
“江面浓烟密布,且南岸余火未熄,还是再等等。”/p
“营长,江面浓烟密布,正可隐藏行迹。”任茂勇急切地说道:“而此区区余火,也未能伤人。我部需尽快过江,以免前方出现异动!”/p
“小勇所言极是!”苏忠福听罢,不做犹豫,转头向身侧传令兵吩咐道:“命令全军即可过江。九连先行,登陆后为全军警戒。”/p
“是,营长!”任茂勇转身走到船舷处,纵身一跃,跳到旁边一艘桨帆船上,大手一挥,“过江!”/p
---------------------/p
至正午时分,清军主帅勒克德浑收到了前方探马来报,前方三里处龙潭镇,有数千余明军布阵阻击。对方凭借镇上的寨墙和几处水塘,以及挖掘了一道数百米长的壕沟,与先期抵达的骑兵形成对峙。/p
“数千明军,到底是几千?可全都是那顾三麻子的兵马?”/p
“回大帅,对面阵中未打旗号,但远远观望,均为明军服饰和装备。另外,明军在寨墙处布有数门火炮。……他们均躲在镇子里,无法对其计数。”/p
“走,瞧瞧去!”对于明军敢来半途中据垒拦截,勒克德浑还是有些惊讶的,难道这些明军以为凭借这处镇子低矮的寨墙和挖一条壕沟,就能阻挡我大清军队的前进?/p
龙潭镇的寨墙其实就是一道土围子,高度仅一米多,因为年久失修,加上风化雨淋,还垮塌了七八处。骑兵若是催动马势,奋力一跃,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