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言情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新纪元1912》

520言情小说网(520yq.cc)

首页 >> 新纪元1912 () >> 第137章 实干兴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cc/237900/

第137章 实干兴邦(1/2)

-->

第137章实干兴邦(第二更!求月票!)

“政党政治才是关键,至于总统不过是个虚衔,阿猫阿狗来当都无所谓。”

看着那日历,李子诚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宋教仁的这句话,无论是年少轻狂也好,是自信使然也罢,至少,曾经在中国有人为那条中国人追寻了百年的道路努力过。

可是这个人,再有一个月

翻过那一页日历,尽管记不清他是什么时候遇刺,但李子诚知道,也许,那一天快了。

在中国民国初年的政局中,宋教仁“英而不雄”的人物实在太重要了。在**党之中,他是难得的几个真正懂得宪政政治的人,同样他真心要建立一种崭新的,从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治制度,他的存亡,关系到新旧政治制度的兴废。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政治明星,具有灵活的政治手腕和充足的政治常识,同时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他有能力调和各政党的关系,消除偏见,共循轨道,踏上宪政道路。他被剥夺了生命,民国初年的中国无人可以替代他。其他政治人物缺乏他的风度与见识,

但宋教仁是正人君子,他的对手也好、盟友也罢则是大都是政治流氓,因此他必死无疑,即便是在百年之后,他的死,仍然是一个迷团,是谁杀了他,历史从未给过国人答案,但是国人却知道他的遭刺意味着什么。

尽管宋教仁之死对于国民党,对于刚刚开始的中国宪政之途都是一巨大打击但在另一方面宋教仁是一位真正的殉道者,人类历史的进步始终不乏这样的殉道者以鲜血去推动。甘地的血引领一个民族走向独立和光明,马丁.路德.金的牺牲终换得美国各民族种族一律平等。

而宋教仁案倘若处理得当,未尝不是揭露专制**罪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一大机会。而且事实上宋教仁被暗杀后,国民党内外存在着法律解决和武力解决的激烈分歧此时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基本上是有保证的。各政党和公共人物的言行,几乎无时不受到大众传媒的跟踪、监督。国民党内部的分歧和已付诸行动或拟议中的对策,无一不见诸报端。

当时依靠法律解决的路径并未走完,各界也纷纷呼吁依循法律解决。倘若遵循依法追究的原则,案件本身固然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而人们法治观念的提高和国民党威望的上升更是难以估量。

可是孙文没有选择依法解决的途径,反而不顾国内民心思定,一意孤行坚持激进的武力讨伐。正是这些人一味迷信武力,刚愎自用,进退失据,反使支持民主的力量遭毁灭性打击。他不顾普遍的民意和党内反对派黄兴等人循法律解决的意见,贸然发动所谓“二次**”,使刚刚具有公开、合法性的政党政治毁于暴力**的失败。

于是,国民党得到一个恶谥:“暴民专制”,最终,“二次**”的枪炮声葬送了中国的宪政之路,同样也使得宋教仁白白死去。袁世凯固然由早年积极推行新政的满清开明官僚堕落为阻碍社会进步发展的专制**者,而孙中山却首开民国滥用武力、以刀枪分“是非”之先河,对此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武人干政、军阀混战事件实难辞其咎。

沉默良久,李子诚似无奈的叹口气。

“宋渔父是个好人”

好人这或许是李子诚唯一能做出的评价,在京城时,宋渔父是唯一没同自己接触过的政府要员,大公无党,宋渔父的举动不能不让自己感叹。

“可惜……”

长叹一声,李子诚又摇了摇头,自己能改变什么呢?

阻止别人暗杀他吗?

但是谁暗杀了他?

是袁世凯,还是?

历史的迷团在一百年后,没有答案,同样,现在自己也无从得知。

“可现在宋渔父……”

摇着头,李子诚又继续说道。

“不是我不欢迎他,而是我不能欢迎他”

一句话,李子诚为宋教仁想来连云港拍了板,不能欢迎他。

“在纷乱的政治局势中,我们必须要保持中立,只有如此……连云不政,之前我在通电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

半闭着眼睛,心情有些低落的李子诚又吐出一句话。

“全国无论如何鼎沸,而连云则自养其工,而发挥其实业,自教育其子弟而发挥其将来。藕初,若想要在这纷纷乱局之中,维持连云的一片清明,恐怕也只有如此了,我们……”

一声长叹,此时李子诚甚至为自己面对宋教仁被刺的无能为力,而心生恼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宪政,只有宪政对自己最为有利,或者说,相对稳定的局势,一但宋教仁被刺,进而孙中山等人以此为借口强行发动“二次**”,连云港势必受到冲击,而未来袁世凯的一家独大,又势必导致其腾出手来针对六合……

“致远,王宠惠上个月受宋教仁之邀前协助其进行国会竞选,如果……”

这时穆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他并不关心政治,至少不关心这国会选举,相比于宋教仁,他更关心王宠惠,更关心陇海高等法院。

“如果由这位前司法总长出任陇海铁路高等法院大法官,那么我们势必可以建立为国人所信赖之独立司法他日,陇海之司法,势必将为我等之骄傲”

独立之司法

李子诚点着头,或许自己在陇海的尝试不可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在全国沸腾之时,在陇海还可以保持一丝清明,而

状态提示: 第137章 实干兴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