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悄然改变(中)(2/3)
技术认识上的几个错误,会后送给我五个墨家珍藏的竹简和十几张牛皮卷,看完后我才惊觉自己孤陋寡闻了,此前根本不知道自我大汉武帝开始,已经造出长二十丈高三层、能装载千名军士的楼船,更不知道我大汉武帝曾经七次乘坐大船巡视近海,其中两次还是从咱们琅琊港出发的。早在两百多年前,我大汉水军已经开辟了三韩、倭国以及远到交趾的航线,不但常年来往,还派出使臣乘坐数艘大海船远航南海,抵达遥远的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才回来,远在西域更西面的大秦国,也在十余年前派遣船队抵达交州,与我大汉子民展开贸易。”说到这,口干舌燥的刘存扫视一眼或是惊讶或是若有所悟的众人,颇为自嘲地笑了笑:“之前我总以为咱们琅琊的水军和造船技术很不错了,可看完墨家羊皮卷上的设计图,才知道两百年前大汉20万水军的强大,才发现当时的造船技艺和船只分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不少地方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唯一感到安慰的,也只有尖底福船的独特设计和舵轮的改良,惭愧啊!借此机会,我想对祁总管以及造船工坊的工匠们道个歉,并做出保证:从今天开始,造船工坊的每一项技术改良、每一项技术创新,我都会给予重奖,希望你们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只要对造船有益,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能发展到十个大型船坞和五千工匠更好!因为下去几年,大汉天下很可能战火蔓延越来越乱,咱们琅琊咱们珠山需要加强同辽东、三韩、东吴、交州甚至更远的南洋地区的贸易往来,否则日子不好过。”
祁清激动地站起来表态:“谢主上信任,属下和造船工坊全体同仁定会全力以赴!”
刘存欣慰地点点头,示意祁清和他身后的两名副总管都坐下,随即向与会各大工坊正副总管宣布同样的奖励条件,最后再次强调必须立即实施新的度量衡体系,哪怕为此停工半个月也值得。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二十余名正副总管不管是否愿意,都齐齐站起表示不辜负主上的信任与厚望,回去之后立即贯彻实施。
送走二十余名正副总管,刘存低声向事先不知情的霍坚道个歉,然后拉着霍坚的手并肩走向码头:“先生你说,我是不是急了点?”
霍坚笑了笑,随后有叹了口气:“我能体会主上的急切心情,也看到了实施新的度量衡制度带来的好处,可还是觉得某些方面急不来啊!”
“请先生继续说。”刘存谦虚地提出请求。
霍坚遥望阳光下清澈的海面:“主上说的不错,这人啊,确实有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惰性,确实难以从心底里抛弃传承千年的习惯,比如新制度中的重量改变方面,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明知道主上的十进制重量计算方式简单明了,还是舍不得一斤十六两的旧制,连我也是反复使用主上的新定制,算了又算了解透彻之后,才明白其中的巨大好处,这才转得过弯来,不过啊,要想在钱币方面进行改革,必须等主上彻底占据青州成为一方霸主之后,还得看到时候的天下大势如何才能定夺,否则恐怕真要落得个朝野声讨万夫所指的逆贼下场了。”
刘存无奈地点点头:“是啊!当初讨论的时候,就连赵先生和韩先生、田先生他们都极力反对,要不是先生你和公孙先生支持我,恐怕我还不敢在咱们各大工坊中推行实施,为此我只好暂时放弃大规模改革货币的构想,暂时放弃向外界推广新的度量衡制度,以此换来大家的妥协和支持,避免引发外界的责难和内部的惊慌,唉……每每想起,心中不甘啊!怪不得李斯、王莽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者都不得好死。”
霍坚乐了:“主上所倡导的改革,与李斯和王莽截然不同,哪怕目标一样,主上也是一贯保持审时度势稳步缓行的谨慎态度,这两年不都干得挺好吗?之前我本人以及几位先生看不懂主上的诸多改良策略,如今的结果不都证明主上是对的吗?所以啊,主上千万不要灰心,只需假以时日,循序渐进,必能革故鼎新,成就一番伟业。”
刘存还是没霍坚所说的那么乐观,反而寻思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先生,我今天这脾气是不是有点过了?很担心总管们回去之后心里不好受,无法消除大家的抵触情绪,甚至会适得其反。”
“这点主上用不着担心,主公的为人,整个珠山谁不知道?主上为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所有人,只要清楚这点,就不会有人再心生抵触,否则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主上放心吧!”
霍坚说完哈哈一笑,把话题转到正在修筑的枳城上面:“得益于主公设计的滑轮组和移动吊塔,枳城的修筑进度很快,加上咱们直接从垮塌的齐长城中获得足够石料,节省了开山采石的巨大劳力和消耗,唯一的困难就剩下水泥粉和青砖的烧制了。如今看来,这个枳城恐怕是我这辈子干得最为轻松的大型工程了。”
“引水渠修筑难度大不大?”刘存问道。
“投入两万人耗费一个半月,快干完了,顺着两条几乎平行的河道修筑城墙,不需要再为护城河伤脑筋,而且修筑灌溉水渠的地段地质不错,很多地方不需要修筑堤坝,省事多了。”霍坚轻松地回答。
刘存考虑片刻:“要不明天你陪我去看看?”
霍坚略微考虑:“好!让田牧那家伙也一起陪主上去吧,要是主上没事的话,我先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