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南乡片下(2/2)
,”谢美萍道,“我们这些人。有多少时间能照顾家里?能陪老人聊聊天?陪孩子逛公园?”“都一样,”胡晨阳道,“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在政府部门工作,还是从事其他什么行当,要想在自己那个领域有所成就。都必须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都要放弃很多。”
谢美萍举杯道:“第一次跟胡书记下乡,很辛苦,但也真的很开心,我敬胡书记一杯。”
谢美萍说的是心里话。这次南乡片之行,让谢美萍对胡书记有了更多的了解。心态也有所改变,胡书记下乡时的言行举止。都是从工作出发,都是为了乡镇的发展,没有要针对谁的意思,也没有要拉拢她的意思。 正因为这样,她觉得自己也不应该过多地考虑那些打打拉拉的事情。既然胡书记的思路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德修的发展,作为自己。该支持的时候,就应该支持他。
谢美萍觉得,跟胡书记下了几天乡。有些事情变得简单了,接触了那么多的乡镇干部,看到了乡镇的变化,感受到了他们急于改变乡镇落后面貌的心情,自己也变得快乐了、单纯了。
可能,这也是胡书记喜欢下乡,喜欢接触乡镇干部的原因吧?
胡晨阳微笑着与谢美萍碰了杯,道:“我喜欢下乡,虽然辛苦些,但是能够和基层的同志多接触,多了解到一些真实的情况,也能看到一些问题,也是一个认识和提高的过程。”
“对!”谢美萍道,“我觉得自己有很大收获。”
陈凯笑道:“谢部长也有这种感受啊?”
“我还有一个感受,”谢美萍道,“就是与乡里的同志接触多了,觉得人也变得单纯些了。”
胡晨阳点点头:“这个感觉很好,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那么复杂的,上次刘家栋市长来德修,他说,‘我喜欢实干的人’,我也有这个体会,一个人,琢磨事多了,琢磨人就少了,事情也就简单了,对吧?”
“是。”谢美萍诚恳地道,“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尤其是在我们德修,要提倡这个。”
胡晨阳道:“我有空,会看看《德修县志》,我有时会想,古人为什么会起名德修?在德修的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真正出过多少有道德、有修养的政府官员?”
谢美萍听了,很是佩服:“胡书记想得深。”
胡晨阳道:“适当的时候,可以在全县组织一场大讨论:什么叫‘德修’?应该怎样理解‘德修’的内涵?”
谢美萍问道:“胡书记认为,什么时候才是‘适当的时候’?”
胡晨阳微笑道:“什么时候?老百姓不再编对联骂贪官当道的时候。”
谢美萍深深地看了胡晨阳一眼,道:“我明白了。”
陈凯也激动地站起来:“我也敬胡书记一杯,盼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吃完晚饭,胡晨阳坚持让司机先送谢美萍回家,其次是陈凯,然后才回到农行招待所。
……
谢美萍回到家中,丈夫带着孩子在大床上睡了,谢美萍不想惊扰他们,洗了个澡以后,悄悄在孩子的房间睡下了。
或许是因为南乡片之行感触不少,谢美萍有些睡不着,起身来到书房,在一排精装书的背后,找出一本日记本,翻看了自己多年前写的几篇日记,含笑摇摇头,深思了片刻,提笔写道——
“很久没写日记了,今天,却重新有了写日记的冲动,是的,冲动。”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一个人的到来。以前,大家都对这个人的到来有很多疑虑和揣测,但是,今天,我有些明白了:这个人是带着使命来的,不仅仅是担负着发展德修的使命,也担负着净化德修官场、纯洁干部队伍的使命。”
“从他来到德修,就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揣测他,防着他,甚至算计他。他呢,总是那么从容,低调,不说空话,甚至不喜欢走到那都跟着记者和摄像机。他来的时间不长,做的事却不少,足迹已经走遍大半个德修了,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思路,尽最大努力统一着大家的思想,试图把大家的心思都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他的努力,大家也都看到了。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也不必太在意,反正,我是看好他的,愿意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他,是的,从此以后,我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他! ”
“过去,我一直跟在一位前辈的后面,学会了人云亦云,学会了明哲保身,却失去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甚至连自己的人格都快要失去了,当官当到这样,有意思吗?”
……
第二天,谢美萍上班后,习惯性地要给包书记打电话,刚拨了几个号,又停住了,心道:“为什么急于要汇报呢,就不能沉住气?”
结果,她还真沉住了气,一个上午都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文件,同时,召来了县电视台长李金华等人,要求他们尽快下去采访两个典型:高塘乡的驻村指导员胡小冬和马埠镇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家郭老板。
……
运禄从上班起就一直在等候谢美萍来跟他汇报南乡片之行,但是,直到下班前,也没等到谢美萍,甚至电话都没来一个。
包运禄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