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轻而无备孙伯符(1/2)
细思刘备所言,刘琮发现,他说话非常有技巧。
之前刘备首先表示歉意,自言无礼,是因为刘备如今客居荆州,擅自招揽人才有喧宾夺主之嫌,开口向刘琮讨要,则更加不堪。同时也将自己摆到弱势一方的位置,令人无法生气,更没办法直接拒绝。否则的话,显得自己气度不够,小肚鸡肠。
接下来刘备只说请自己为其推荐人才,看似软语相求,实则容不得刘琮拒绝。出这样一道难题给刘琮,实际上刘备的打算很明显,若是能要到人,那再好不过,即便不成,也不损失什么。再退一步而言,刘琮不给他推荐人才,可别人主动投效,或是刘备再行招揽,那么刘琮也就无话可说了。
想透了这一层,刘琮越发无奈,不过转念一想,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蔡瑁谋反,荆州内部的文臣武将以及当初刘表的座上客,除了反对和支持的,还有一部分选择了袖手旁观。这其中有伊籍等幕官,也有吕介、霍峻这样的武将。
对于这些人刘琮是很愤怒的,但如何处置,却让他很为难。原本想着以后有机会了再将这些人赶走,现在刘备张口向自己要人,何不顺势打发了这些家伙?
“山阳伊籍,雍容风议,见礼于世,皇叔可有意乎?”刘琮面向刘备,微笑说道。
旁边贾诩望过来,眼神中颇多嘉许。
刘备听了先是一愣,笑道:“伊机伯之名,备早有耳闻,只是他久在荆州,恐其不愿相随啊。”
“皇叔太过自谦了,想来伊机伯定然会欣然前往。”刘琮摆手说道,接着又向刘备举荐了吕介、霍峻等人。刘备稍一思忖,便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在蔡瑁谋反时选择了中立,对于这些人刘备反倒觉得挺合适,既然不忠于刘表,那么想来早有去意,只要自己善加笼络,不怕收服不了人心。只是自己看上的诸葛亮,刘琮却绝口不提。
能在刘琮身边当书记,常在左右,以备顾问,那个年青人定然不凡。刘备数次见过诸葛亮,虽不曾交谈,但对其印象很好。诸葛亮身上有种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沉稳成熟,若是能讨要到此人,刘备才觉得不虚此行,可眼下看来,即便自己指名要他,也不可得了。
不过能有伊籍等人相助,也算有所收获,刘备怀着欣喜交织着遗憾的复杂心情,起身告辞。
刘琮的心情相当不错,将伊籍等人打发走,空出来的位置便可以安排忠心的部下,对于自己彻底掌控荆州,是非常有好处的。想到这里,刘琮对贾诩说道:“先生,我欲清理军伍,剔除老弱,编选悍卒,以提高荆州军的整体战力,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清军的目的,并非刘琮表面上说的这么简单,只不过他与贾诩相处这么久,有些话早已心照不宣了。
所谓剔除老弱,编选悍卒不过是手段而已,真正的目的,是禁止世家豪强再拥有私兵部曲,以后荆州境内,只能有州兵、郡兵,却不能再有任何私兵。即便是各部将领,如甘宁、魏延等,也只能有少量的部曲充任护卫。
贾诩沉吟道:“如此急迫,恐生变故。将军才方执掌荆州,不可过于急躁。”
他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刘琮却不同意,对贾诩说:“如今荆州内部各军不相统属,总不能光指望南阳军。这件事早晚要做,为何不早日施行,以利将来?既然要谋取江东,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此事当徐徐行之,才不会引起诸将反对,若操之过急,则适得其反。”贾诩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一老一少大眼瞪小眼,谁也没说服谁。
“好吧,最多再等两个月。”刘琮无奈,只好选择妥协。他知道贾诩是担心自己步子迈的太急,事不周密反受其害,所以内心还是很感激贾诩的。
毒士之毒,是对敌人而言,对于刘琮,贾诩自然是竭诚相助,如今他两个儿子贾穆在南阳军明光骑任都伯,贾访在典农将军杜袭帐下任职,可以说全家的命运都与刘琮紧密相连。
送贾诩出了官署之后,刘琮也自后堂侧门回了牧守府,先隔帘问候了蔡氏,这才转向自己所住的院子缓步而去。此时天已黄昏,漫天云霄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不过府内处处白绢垂悬,还是带着几分肃穆和悲戚。
行至院外,就见吴宽肃立门外等候,刘琮微微颔首示意,进了院子便直入外书房。
此次蔡瑁谋叛,事发突然吴宽措手不及,当日蔡瑁更换守卫隔绝牧守府内外之后,吴宽便收到消息,隐约意识到出了问题。待从张迅那传出的消息证实的确出事,吴宽便立即采取了张迅和接头人商议的对策,后来与蒯越、王威等人暗中联络,总算保住牧守府上下平安,对此刘琮并没有责怪于他。但是吴宽还是认为自己行事不周,曾向刘琮请求另选贤能,被刘琮狠狠骂了一顿,这才老实了。
让吴宽来,是安排特卫营侦测敌情之事,特别是官渡之战的进展。既然打算掺合一脚,情况不明是不能胡乱行事的。历史早已改变,自己所依仗的优势正变得不可捉摸。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不知道袁绍和曹操打的如何了。没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曹操还能坚持到最后吗?好吧,其实文丑并非关羽所杀,但颜良似乎的确是被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的……
“袁军大将颜良已于上月渡河,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据城不出,被袁军围困。”吴宽将最新得知的消息告知刘琮,见刘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