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荣宝斋的空白信笺(1/2)
pky”给小梦投了月票!!
见方勇这么爽快地同意了,摊位商贩就有些犯难了,这些瓷器他都是让人从外地捎带过来的,根本就不懂什么古玩方面的知识。只想着在这些乡下小镇上忽悠一些攀附高雅的人,谁zhidao竟然碰上这么一个难缠的主。
虽然心里没底,但摊位商贩却没有露怯,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说道:“看到这个青花罐了没,这可是上等官窑的元青花;这个四角双耳瓶是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这对双鱼碗就是我那家亲戚家里祖传下来的,据说是慈禧太后曾经用过的。……””说章节
好家伙,让这摊位商贩一说,他这几件瓷器可都是大有来头的。如果照他这么说,别说是五百块一件了,就是五百万一件也会有人抢破头地争着来买。
“老板,谢谢你给我讲的故事,我还是看看别的吧!”听那摊位商贩说了这么多,根本就跟他说的这些瓷器不沾边,于是方勇说道。
“唉,我说小伙子,你怎么不要了呢?我不是告诉你我这些都是古董了嘛!是不是嫌价高?如果是价高的话,咱们再谈谈。”摊位商贩皱了皱眉说道。
“老板,实话告诉你吧!你说的这些瓷器跟你说的这些年代一点儿也不沾边。就说你那对慈禧太后曾经用过的碗吧,你看看碗底的款识,那是“永保长春”这四个字,如果这个保是草字头的那个“葆”那还好说。从字体写法上讲,这个底款是。从底款的内容来讲,你这对瓷碗款识是违背古瓷器的款识规律的。慈禧太后都如果真能用得上这个碗的话,她至少要活一百多岁才行。”方勇微笑着说道。
方勇的话,再次把摊位商贩给镇住了,心里琢磨着:本来还想着大赚一笔呢。没想到这个家伙还真是个行家。
摊位商贩听完之后,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那你再看看别的。”
其实,方勇在给摊位商贩讲款识常识的时候,就留意到堆放旧书和信笺的地方。因为他发现,在这里居然有几封比较老的信函和几本连环画。虽然不一定有多贵重,但它却比摊位商贩所推荐的那几件瓷器有收藏价值。
方勇点了点头,来到旧书区,挑了四本品相较为完haode连环画,然后对那商贩问道:“老板,这怎么卖的?”
听到方勇的问话。虽然这个摊位商贩心里还计较着刚才方勇揭他老底的事情,但是刚才的教训让他没敢漫天要价。
“三十块钱一本,四本的话,算你一百块钱,再少了我就不卖了。”摊位商贩没好气的说道。
“行,一百块钱我买了!”方勇爽快地说道。
摊位商贩没有想到方勇这么痛快地就同意了价格,心里有些后悔,早zhidao把价格再提高一点。不过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悻悻地说:“好嘞。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
接过摊位商贩递过来的方便袋,方勇将这四本连环画装了进去。接着又在旧书摊上翻找起来。
忽然,方勇发现在这个旧书摊里那几封信函居然是清末民国时期的。顿时,方勇的兴趣来了。
轻轻地将其中一封信函打开。方勇看到,这是一封家书。是一位当了五品同知(知府副职)的儿子写给家里老父亲的,大体的意思,儿子说是现在已经在沈阳扎根。让住在老家的老父亲来沈阳享福之类的。
方勇按照信函的品相、收藏的价值以及目前市场需求给它估算了一下大体的价钱,这封信函大约在三四百华夏币之间。
接着方勇又翻看了其他的几封信函,令方勇高兴的是。这一封信函中居然有六张信笺,而且这几张信笺还是空白的松竹斋,也就是现在荣宝斋的前身,所印制的老信笺。
这些信笺全都是木刻水印,上面印着“松竹斋”字样。尺寸长约二十三厘米,宽约十三厘米。有两张信笺上面印刻着梅花,有一张上面印刻着一个大鸭梨,书写着几个行草字,有一张是两只蝴蝶飞在兰花从中,翩翩起舞像是活了过来似的,还有两张就是带有山水画卷的信笺,也具有十足的山水韵味。
荣宝斋所印制的信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没想到居然在这个乡镇集市上让自己给碰上了。不zhidao这摊位商贩要多少钱,如果价钱合适的话,买下来作为普通收藏也是很bucuo的,据说现在像这么大的空白信笺在古玩市场上已经卖到三千元左右。
“老板,这些信函怎么卖啊?”方勇抓起那封带有六张荣宝斋信笺的信函来向摊位商贩问道。
其实,摊位商贩在方勇翻看这些信函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价,刚才那四本连环画他就要少了,如果这个家伙要买这几封信函的话,一定得把刚才少赚的钱给要过来。
“看你刚才要了我的连环画的份上,我给你个友情价,一百块钱一封,你看怎么样?”摊位商贩说道。
“行,我买了!”方勇还是说的那句话。
方勇话音刚落,那摊位商贩嘴巴张的大大的,心中懊悔万分,这次又卖亏了。要是zhidao这个家伙这么爽快的话,就给他要二百块钱一封了。其实,这个摊位商贩不zhidao的是,即使是他要二百块钱的话,方勇也会很干脆地把钱给他的,毕竟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清代荣宝斋印制的空白信笺已经很少见了。
摊位商贩虽然心中有些后悔,但还是按照他跟方勇商议的价格进行了兑付。
钱货两清后,方勇便和张玉婷离开了这个摊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