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风平浪静(2/2)
管他是什么身份。何况这种事还要先知会荷兰政府。请他们协助调查。等英国人联系上坤甸清军已经是两天以后的事,而清军需要将此事报知皇上,由皇上决定要不要告诉英国人。一来二去。三转四递,所以等英国人从清国舰队得知黄金出处时,已经是五天之后了。而在这五天里,又有二箱白银运到广州。清国海军提供的消息让英国人很震惊,那箱黄金是从荷兰印尼总督卡尔在巴达维亚家里的地库里搜缴来的。那箱珠定来着泗水荷兰营长的家中,虽然换了箱子。另外两箱白银也是清国从棉兰、巨港的当地荷兰富户家里找出来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不意味着荷兰的印尼政府与海盗有勾结?如果真是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清、英与西班牙三国海军不断在南洋巡航却始终没有有效发现并消灭海盗。所以海盗在抢走大英帝国的财产后才能消失的无影无踪。
面对来自英国的质问,荷兰女王欲哭无泪。荷兰政府宣称他们并知道此事,即使是真的那也是印尼当地官员自行其事与政府无关。再说清国方面的说明是不是真的。有待考证。荷兰死死咬住这是个人行为与政府无关,先把罪名安在死人身上,把自己摘出来再说,再把清国拉下水。没办法。这强夺英国这世界霸主的财产。这罪名太大,就是德国也抗不住。
前去询问清国舰队的英国驻印尼领事威廉斯带着伤跑出了清军军营,要不是清国海军参谋冯祁拉住了暴怒的李亮,威廉斯有可能被当场打死。不过威廉斯除了向英国政府要求清国道谴以外,并没有其它的疑问。正如李亮所说的那样:运东西都运不过来,哪有时间看里面是什么东西。要早知道这些箱子里面装的是真金白银,早就偷偷运走了还用得着让你们发现。老子有一万种方法偷运回去,自找麻烦也没这找法的。
这种解释很充分。数十艘军舰想要藏这几箱金银还没地方去找。英国人将信将疑之时,从新加坡传来了证据。李亮的龙啸分舰队随行的英国军舰证明,他们在看过照片后确认,棉兰发现的那箱白银确实是混在一堆战利品中随意被装上了货船,另外他们还能证明清军军纪很严明,他们亲眼所见所有非战事物资是不允许装上军舰的。这个证明受到了来自其它两条航线的佐证。于是,英国要求荷兰印尼地方政府接受调查。荷兰答应了,不答应不行呀,英国已经有军舰巡逻到荷兰外海了,虽然只是一艘轻巡洋舰。
英国内阁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清国方面没有撒谎的必要,六箱金银确实有无数种藏匿的方法。但英国很快发现,他们的调查无法进行下去。因为所有金银的原拥有者全部都死在清国的攻击下,而其它幸存者都不知道这件事,包括荷兰原印尼总督卡尔的副手维夫对此也一无所知。对此有人做出了大胆的推理,如果清国在这里面撒了谎,那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阴谋。虽然这种说法在欧洲没有市场,但确实让光绪吓出了一声冷汗。而这个推理的人也不知道,已经有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曾无数次对准过他。
一周后,吴德仁从澳大利亚带着舰队抵达了坤甸开始进行补给。当他得知广州发生的一切后,惊讶的宣布了一个消息,他在东帝汶也缴获了两箱黄金,是从当地的富户家里搜来的。虽说箱子不是英国装箱时的那个箱子,也没有原箱子一半大,但部分黄金底部却实都刻有汇丰银行清国分行英文字样。
消息传出,世界震惊。英国留在坤甸的官员立刻前往清营查看,装在同一箱里的没有刻字的黄金,那是因为字都被刮去了。
八箱金银珠宝的出现地点分布于整个南洋,坐实了沙和尚这群海盗与南洋海域各地方官员富户有着不可告人的联系。而清国下手又太狠,已至于所有嫌疑人全部丧命。也正因为有这些官员富户的协助,也使得海盗们得已从容的消失在这片大洋中。荷兰人松了一口气,既然能从东帝汶找出黄金,就能证明抢英国人财宝的事不是荷兰政府的行为。这就够了,反正原荷兰总督卡尔已经死了,让他背多少罪名他也不会有意见。
英国公开虽然依然宣称要继续寻找,直到将所有海盗吊死在绞刑架上,但英国明白他们再想找到海盗是不可能的了。即使能找出其中一二个,也不可能找回全部的财宝。因为海盗已经分散到整个南洋里,说不定头目等人早就已经离开南洋甚至已经到了英国都有可能。英国政府长叹了口气――找不回来那就算了。
这个道理其它国家也明白,大家都明白等清国舰队三天后离开坤甸,南洋激荡的风云也将随之风平浪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